第二百八十四章 献俘献捷,立储传位!(2 / 4)
礼部和宗人府早早定出了迎接的诸多程序。除了赵王世子陈善昭和在京的周王代王世子之外,吏部尚书夏守义、户部尚书张节为首的六部尚书以及五府都督再加上其他文武官员勋贵全都出城郊迎,再加上军民父老百姓,完完全全是面对东宫储君的架势。饶是周王和代王心中早有这样的预备,进城之际也都有些酸溜溜的。
“三哥这一得胜回京,待过几日,咱们可就得换一个称呼了。”
“那都是铁板钉钉的事了,还用得着说?说到底,三哥你不但有贤妻,而且儿子儿媳都是一等一的,咱们是没有你这运气。”
对于口舌之快,赵王素来不感兴趣,对于这些话也就是一笑置之。待礼制繁琐的献俘献捷完结,眼看着黄绫绑缚的秦王被宗人府押下,和这位二哥斗了好些年的他只觉得心头一块大石头终于搬开了,失神片刻才发现皇帝正在看着他。当上首传来了宣见的时候,他定了定神,这才站起身大步走了上去。到了御前,他跪下行礼之后,见御座上的天子对他招了招手,他毫不犹豫地又上前了两步,可皇帝却指了指身旁的位置。这时候,赵王终于明白了自己父皇那清楚明白的心意,当即深深吸了一口气,大步走上前去,昂然站在了天子身侧。
这一下子,不但周王代王以及今日奉诏参加这一大典的其他几位亲王以及文武大臣,都不禁心中大震。因为皇帝的身体已经大有转机,不乏有人觉得皇帝若是仍能掌握天下,此前赵王的大功兴许会招忌,可此时皇帝的态度鲜明地反击了他们那念头。尤其是当皇帝开口说话之后,仍然抱有幻想的几位亲王全都是大失所望。
“朕虽然不曾亲自祭告天地太庙,但已经遣人行礼,废了前太子陈桦为庶人。皇三子赵王陈栐,有平乱京师之功在前,平叛西北之功在后,再加上素日战功卓著,德才兼备,器量宽宇,朕拟册其为皇太子。”
尽管只是一个拟字,但下首却无人提出任何反对的声音。皇帝一直是乾纲独断的人,而赵王挟两次大功以及绝对的实力,这会儿反对不是螳臂当车?然而,接下来的话却让这些亲王和文武大臣全都陷入了莫大的呆滞和震撼状态。
“然朕已年老,此前国事先托付于赵王,再托付于赵王世子,临朝几近偏废,与其如此怠政,不如将江山社稷托付于东宫。所以,礼部尽快拟出册立东宫的所有仪制,再拟出传位大典的所有仪制。朕要亲自看着朕打下来的锦绣河山,交给朕挑选出来的儿子。”
此话一出,不但早已经听皇帝提过此事的赵王慌忙退后几步下拜辞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