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孩子(3 / 4)
不安生啊,有伤亡吗?”郑典忙不叠的问。
“十几个轻伤,唯有清河那边有一个重伤。原先是相安无事的,只是最近一个月,从清河和山阳那边又陆续的迁来一些难民,那原来划的窝棚区就不够了,便时有磨擦,再加上两帮人在漕上也为争抢客源打斗过几次,这怨便越结越深了。”一边的典史解释道。
郑典一听还有重伤的,就拧起了眉:“那重伤赶紧找大夫看,务必要保住性命,万一出了人命就更麻烦了,等我挽身衣服,去城外瞧瞧。”
郑典说着,便让两人在屋外候着,他回了屋,李月姐边忙帮着他换衣裳,然后一脸担心的问:“朝廷的邸报不是说今年风调雨顺,各地粮食均获丰收吗?这江淮更是繁华之地,怎么这难民一批一批的往北地来啊?”
“丰收是一回事,这难民哪一天没有,尤其是江淮那边,前些年水灾,黄河改道,淹了多少良田,等那些个逃难的回去,那田早就叫一些个豪强人家给占了,再怎么样的丰收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再说了,丰收是丰收了,可稻米多了,那价就贱,而各家地主却因着个好年头,反而涨了租金,到最后租金加税收,还得卖儿卖女呢,不逃难就没日子过了,如今边城空虚,皇上要民充实边城,便发布了招募令,让内地之民,充实边城,包括杀胡口,关东山等地,到那里,只要开荒,便是自己的田地,还免头三年的赋税,这些人都是奔着这些过来的,只是如今已入秋,北地太冷,所以他们这些人要在这里呆到明年开春再去关东等地。”
郑典说着, 便带着典史和捕头匆匆的出门。
等着郑典离开,李月姐的心便有些毛毛的,又想着柳银翠就住在城外的窝棚里,她如今的肚子有七个多月了,有些不放心,还是得去看看。
于是,李月姐便叫了青蝉,想着城外不安全,又叫了两个衙差跟着,然后一起去了城外。好在此时城外的局势已经控制住了,郑典正带着一帮人安抚难民,她不便去打扰,便思量着去看看柳银翠,只是赶到柳银翠的窝棚那边一看,整个窝棚的门洞开着,一边的一面墙已经倒了,李月姐见此情形心猛的一沉,连忙让人四下里找。才在一个破烂的桥洞下找到柳银翠。
此时柳银翠再也没有以前那光鲜的模样,腊黄的一张脸,明显着还有些浮肿,整个人看上去憔悴不堪。
只是她见到李月姐,却是一脸的防备:“你来干什么?”
“我来看看你啊。”李月姐回道。
“我有什么好看的,你回去吧。”柳银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