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教导(3 / 4)
一下这位薛公子。
船行一十七日,除了每日饭点,温氏与她们尚有几句寒喧,其余时间温氏便窝在自家舱房闭门不出。
到得第十八日终于靠岸,岸边前来接人的乃是柳明月大舅温时的长子温友政,年约二十七八,模样平常,瞧着极是和气。
家下仆人将行李搬上马车,万氏与温氏上了一辆马车,温毓欣与柳明月姐妹俩上了另一辆马车,其余众男几人分坐两辆马车,往慈安镇而去。
江北温家,世居慈安镇。
镇上以温家人居多,柳明月外祖父其实是温家嫡支长三房。温家嫡支三房占地面积阔大,长房居于主院,长二房长三房皆居于主院两旁相连的大宅,虽然当年的温老太爷过世之后三房已分家,便是宅子虽是祖宅,事实上也只是连在一起,却是各有出入的大门,自成一宅。
其余温家旁枝则在周围自建宅子,依附于嫡支而居,愈往外围房屋愈是狭小,家境也愈加贫寒。
温家世代出读书人,在江北算是大户人家,况嫡长房二房三房皆有人为官。原来的温老爷子三兄弟皆曾出仕,柳明月外祖父当年官至正三品的御史大夫,铁口钢牙,不知道得罪了多少朝臣,后来温老太爷过世之后,他便一直丁忧在家,之后未曾谋起复,朝上少了他这样耿介的官员,不知道多少官员长松了口气。
长房大老爷则一生不曾出仕,只在父母膝前尽孝,又是一族之长。二老爷子为人却与温三老爷大有不同,为人圆滑世故,当年官至四品郡守,最后却丢官归家。
关于二老爷丢官归家的原因,长二房归结于温三老爷子得罪了位高权重者,带累了兄长被罢官,而长三房却认为是二老爷子当年为官不够清廉,二房三房多年这此事争执不下,两位老爷子反目成仇。
二老爷深恨三老爷,三老爷子却鄙视二老爷子为官品性,不堪为兄。
当年二老爷归家,还与温三老爷子,即柳明月的外祖父在祭祖之时大吵一架,兄弟俩互不相让,后来反目成仇,两房遂成水火之势,再不相容。
因此长二房与长三房两家虽然中间只隔着长房大院,相距不远,但这些年除了祭祖之时还可见一面之外,平日两房人相遇,皆视对方如空气,老死不相往来。
温毓欣虽在老宅生活时间不久,可是如今距老宅渐近,她便向柳明月提点一二,省得柳明月不知就里,惹出麻烦。
还未到祖宅,柳明月便内心惴惴。
听温毓欣的描述,自家外祖父当是眼里揉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