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各人反应(4 / 6)
候,高峥还跪在高元亮的书房前,高后轻叹了一声,一笔孽账!
相较太子府的愁云惨淡,这些天陆希、高岳、高屾和高年年则悠闲多了。尤其是高年年,阿娘带她去了好多好玩的地方,高年年小朋友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在湖中有大岛的,没见过还有银白色的小鱼,一网撒下去,就能捞起来很多,放些盐、放上一把莼菜,就能喝上一碗很好喝很好喝的莼菜银鱼羹。
离开了太湖,阿娘还带着她去开满了莲花的水池里玩,剥水灵灵的红菱给她吃,还有一粒粒糯糯的阿娘叫“鸡头米”的东西,用甜水将“鸡头米”煮的嫩嫩的,再敲一个鸡蛋进去,高年年吃的小肚子都鼓起来了。还有人带她去山上采橘子、采梨子、采茶叶……好吧,原本白嫩嫩的小年年现在快成黑年年了。
高年年玩的很愉快,陆希一样也很开心,无论前世还是今生,这里才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自从她结婚后,她就很少回吴郡了,更别说像这次一样,带着孩子无忧无虑的住这么久了,高家三兄妹从小在北地长大,见惯了北方的开阔大气,咋见江南的小桥流水、精巧雅致,格外的新奇。
陆希不仅带着他们去了陆氏祖宅玩了一圈,还带三个孩子参观了她的陪嫁田地。陆希自十岁掌家起,就开始治理她的私产、陆家的产业,陆家借着两个出嫁的娘子,这些年隐隐盖过顾家的趋势,一跃成为吴郡第一大族。陆希的脂粉田更是翻了一倍。几乎一望看不到边的稻田里,龙骨水车在黄牛的作用下,不停的在往水稻田里注水,肥肥的小鸭子悠然在稻田里游水抓虫,还不时迈着外八字在水田里走来走去。
“阿娘,这就是龙骨水车?”高崧崧仔细的打量着那辆不断在往水田里运水的水车,这辆水车让他印象很深刻,因为蓟县的一个农夫,因研究出让畜力灌水的水车,而被阿娘大肆嘉奖了一番,她甚至让表哥专门为这件事写了一篇文章,记入阿娘让人编写的《百工册》里。对阿娘的举动,高崧崧不是很理解,这匠人地位一向卑贱,阿娘给了他赏钱也就算了,她居然还让表哥亲自给他记传。陆家是史学世家,表哥是著书郎,大兴的史官,大兴那么多官员能有几个让表哥为其写传的?不过阿娘一向对工匠很不错。
“对,有了这种水车灌溉就方便了许多。”陆希搂过玩成泥娃娃的女儿,笑着给她擦脸,“你这小疯丫头!”
“阿娘,这里好玩,年年喜欢这里!”高年年咯咯笑着说。
“宝宝这些以后你的陪嫁,阿娘的嫁妆都给你。”陆希对女儿说,她很早就说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