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行路难(1 / 9)
出发这天陆希刚洗漱完毕,正在和高严一起进朝食,就听下人通传说,阳城县主、陆观主和袁郎君来了,陆希又惊又喜的迎了出去,“阿姑、阿妩、表哥,你们怎么这么早来了?进过朝食了吗?”
“阿姊,我们是来送你的,阿薇姐说她早上来不了,让我代她一起送你。”陆言说。
“你们都费心了。”陆希说,侯莹已经是妈妈了,元尚师也要卯时上朝,她早上肯定抽不出身。
“阿妩是昨天出宫的,昨天怕打扰你忙,就没来。”陆止说。
“你们来算什么打扰,我也没忙,就坐着发了一天呆而已。”陆希笑着说。
大家说笑着,又一起落座,进了朝食,高严和袁敞体贴的退了出去,将空间留给了三人,直到快卯时,陆希快出发时,三人才眼眶微红的走了出来。
“阿姊,路上小心,到了蓟州一定要给我写信。”陆言依依惜别道。
“我会的,你也注意身体。”陆希眼眶也微红,她这些年是在建康、吴郡长大的,一下子离开了家人,去一个完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饶她以成年人的心性,也多少有些忐忑,不过忐忑中也带着些兴奋。
陆止对陆希、高严、袁敞道:“小心身体,出去好好历练几年,对你们将来也有好处。”
三人恭敬的应声。
和陆家依依不舍的场景不同,高家就相对简单利索多了,高威和高元亮只在上朝前,对高严说了一句路上小心,而娄夫人因受了惊吓,昨天就病倒了,高二娘和高回也出现了一面,就匆匆回去侍疾了,最高兴的要属高团,他终于得了父亲和二哥的同意,可以和二哥一起去蓟州了。
高威子嗣颇多,光是明面上的儿子就有六个,高囧、高严、高园、高回、高团、高围,除了高囧、高严和高回三个嫡子外,余下的全是庶子,这些还是明面上高威承认的,还有不少随母贱籍的庶子女,连高威自己都不清楚,更别说外人了,高团排行第五,和他一样的庶子高园比高严小三岁,迄今文不成、武不就,高团实在不愿意和三哥一样,就是死缠烂磨的终于让二哥带自己去蓟州了。
江南多水道,大家出行大部分靠水路,高严带着陆希,先乘车赶到水码头后,才卸下随身行李,登船一路北上。陆希和高严的亲事,陆家和高家准备了三年多,陆希早打好主意,成亲后随高严去涿郡,故三年来陆家持续不断的往涿郡送了不少东西过去,陆希这次出行,一律从简,只带了最简单的随身行李,船舱里大部分都被一路上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