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没法养的宠物(2 / 6)
度是打压士族的利器,可实际上科举产生对士族毁灭的作用,远远比不上孙恩、侯景,以及五代十国时期军阀的屠刀作用大。
对占据社会绝大部分资源的士族来说,科举还多给了他们一条出人头地的机会,他们甚至能比寒门适应的更好,科举最大的好处是让寒门有了出头的机会。而竹纸和活字印刷如果两者真推行开,同如今推行的科举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处,或许可能会比科举制度效果还要大很多,反对的绝对不会仅仅只限于世族。毕竟还有这么大一块蛋糕,在蛋糕没有变得更大之前,没有任何人愿意再多一个人来和自己分享这块美味。阿姑只了解了大概,就能看出里面问题所在,更别说那些在官场上混了多少年的老狐狸了。
想想自己家,不过是借家奴打压故吏,改变了一些家规,这还是在祖母、耶耶已经把蛋糕做大的基础上改动,还遇上了这么多麻烦、那么多人反对。幸好成效还不错。别的不说,目前为止,耶耶至少已经把前几代铺得太大的摊子给收拾好了,哪怕有一天陆家人全部从官场退下,光靠祖产,也足够维持陆氏族人生活学习了。家事改动都那么困难,那真用在政治上呢?陆希不会故意去想人性丑陋的一面,可她从来不会轻视那一面。
同时陆希也不认为现在是推广普及教育的好时机,陆希认为的普及教育和时下人所想的推广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大宋自先帝起,就大力推行教育,如今更有“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的局面,但即便如此,能读书的人家起码都要是吃喝不愁的宽裕人家,和真正的贫民完全不相干。陆希曾想过,如果把教育成本降低,让贫民都有机会读书,比如说她让家里有条件的工匠读书,就是存了一线希望,将来或许他们能想出更多的发明。
可转念一想,就觉得自己异想天开了。那么多人读书,要花费多少资源?国家出得起吗?欧洲中世纪仅有教会人员和极少数贵族认字,仅仅是因为教会的压迫统治一方面原因吗?都说教育强国,科技推进国家发展,可同样教育的推广,需要强大物质条件为基础。想想世界各国推广大众普及教育的时间?现在这个社会有那么多物质基础来搞这种大众化教育吗?
培养出那么多人才,有那么多职位可以安排这些人才吗?大宋录取进士多,就让冗官成为动摇统治根基的大问题。当然推广普及教育,并不一定要读书的人全部做官,也可以做高级技工。可人的思想,如果真可以控制就好了,士农工商,这思想谁能轻易改变?现代也不是所有人都肯去工厂当技工的。想想现代社会反复提及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