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元旦下(3 / 5)
去?
牛静守蹑足小心的进入寝室内,寝室内郑启和陆琉其实都已经起身了,休息了一会晚上,陆琉的精神恢复了许多,他正坐在书案前,不紧不慢的磨墨,郑裕正提笔写字。
“上善若水?”陆琉挑眉望着郑启写出的四个字,郑启的书法水平算不上大家,但也绝对属于皇帝中的高水平,尤其是为帝多年,更有一股凌厉之气,原本理应含蓄温柔的四个字,被他写的霸气十足。
“乞奴,还记得当时六伯给我们讲的这四个字吗?”郑启轻笑着问,牛静守双手捧着接过他手中的笔,宫女们上前给他擦手。
“阿兄是指那次你被六叔罚抄了五十遍《道德经》的事吗?”许是在自己家中,陆琉也不复之前的拘束,从善如流的叫起了以前对郑启的称呼。
“不错。”郑启在下方提款,“当初我说,上善若水,水无处不在,润物无声,为人处事也须如水般,慢慢渗入,再徐徐图之,结果被六叔斥之为歪曲经典,罚抄了五十遍《道德经》。”
“阿兄那时候一直曲解典籍。”提起往事,陆琉脸上浮起了淡淡的笑容,似乎又和郑启回到了那个亲密无间的少年时代。说来也怪,陆琉年少时期大大小小的祸不知道闯了多少,可在学业上总是让人无可挑剔,偏郑启那么少年稳重的人,因学业问题,也不知道被陆六叔罚过多少次。
“哈哈——”郑启想起往事,亦朗声大笑,取出私章印上后,指着那副字道,“乞奴,这次你去益州就把这四个字带上吧。”
牛静守侍立在一旁暗暗心惊,陆大人带着这四个字上任,还不是一道最周全的护身符?
“多谢阿兄。”陆琉看着这四个字,神色微动,他如何不知自己的性情?从小到大也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旁人只碍于自己的家世从不和自己计较。
郑启轻拍陆琉的肩膀,一如幼时教导陆琉般,温声道,“乞奴,离了京城,我也不能看顾你了,你记得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万事需谋定而后动,若——”郑启顿了顿,“若实在不行,记得先给我发折子。”郑启让陆琉去当刺史,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刺史名义上是一州之长,实则并无太多的行政权。
大宋的州郡制度,经过郑启这么多年改革,和前朝有了很大
的不同,地方的军权基本都掌握在四征将军手中,而行政权大部分掌握在别驾、各郡国的太守,以及封地的王侯手中。但并非说,刺史权利不大,刺史担负了督查之职,刺史上的奏折一向都是直达皇帝手中的,一般来说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