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高氏兄弟(下)(4 / 4)
、千人,这些人都能把每个人安排的妥妥的,不会让人有感到任何怠慢之处。这种言行举止、处事手段,不是有人教就能教出来的,她们都是从小身处在那个环境,看着长辈们耳濡目染,慢慢熏陶出来的,所以很多寒门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娶个世家女,不是没有原因的。
高二娘子点点头,“我听皎皎和阿妩说,她们也认识三娘,我们都约好了,等人日一起出去玩。”
“那就好,等到了那天,二娘可要好好打扮才行。”乳母爱怜的鼓励着高二娘子。
“一定!”高二娘子笑弯了潋潋的凤眸,盘算着哪天要带什么好玩的东西,同大家一起玩。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到、汲冢书,是西晋武帝时在汲郡(今河南汲县)的一座战国古墓中发现并出土的一批竹简古书。经过整理,有《竹书纪年》12篇,因为原本写在竹简上而得名,用蝌蚪文写成,叙述夏、商、西周、春秋时晋国和战国时魏国史事,与传统记载不同,可校正《史记》所载战国史事之失。原简早已不传。据古文字专家考证,蝌蚪文,也叫“蝌蚪书”、“蝌蚪篆”,为书体的一种,因头粗尾细形似蝌蚪而得名。蝌蚪名称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指是先秦时期的古文。从流传的遗物,可发现风格似西周铜器上的文字,另外商代甲骨及玉片的雕刻与陶器上,都有这种迹象。 、李寄,战国时期秦国将乐人,她小时候因斩蛇除害而名传古今。 传说当时闽中有座山叫庸岭,高山绵延数十里,在山的西北石缝中有一条大蛇,长七八丈,经常危害百姓,每年都要送去童女祭祀。将乐县的李诞,家里有六个女儿,没有儿子,李寄最小,但决心应募作祭女,好伺机为民除害,便要应征前往。父母慈爱,终究不让她去。李寄自己偷偷地走了,最后李寄访求好剑和会咬蛇的狗,讲蛇杀死了。 、《吴王小女》是一个生死相恋的故事:吴王夫差的小女紫玉与韩重相爱,因父亲反对,气结而死。她的鬼魂与韩重同居三日,完成了夫妇之礼,然后还给了韩重一颗明珠。吴王因韩重拥有这颗明珠,以为他去盗了女儿的墓而想杀了韩重,紫玉化成鬼魂去为情郎辩解。最后一句“夫人闻之,出而抱之,玉如烟然。”就是紫玉的母亲听到紫玉的话,走出来抱住紫玉,紫玉像青烟一样飞散而去。前面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没感觉,看到最后一句话,顿时好有吐槽的欲望啊!当初你娘就不应该把你生下来,也不应该把你养大,你说养大你有毛用?养头猪,过年还能杀了炖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