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2 / 5)
才发现自己烤出来的肉很难下口,以前都是大家围着笑谈,旁边小厮们烤的,才知道离了呼奴唤婢的日子我什么也不会做。忍着吃了一阵子烤肉后实在受不了了,于是我便打了猎扛下山去,到旁边的村子上想换些米菜熟食回来,结果倒引起了恐慌。我听见那些村人偷偷讨论着说这个人看着不象我们本地人,是不是从哪里逃出来的囚犯,商量着要不要报官......总之大家都避着我......那时候我常想,如果妹妹跟着我出来了,这样的日子要如何过,才知道当初自己想的太天真了。”
所以,你也认命了对吧。明玫想着,并没有说出口。
“少爷,到时辰该走了。”一个唐玉琦的随行提醒道,“不能再晚了。”
唐玉琦闻言抬头看了看天色,点了点头,对明玫道:“你要好好的......”
明玫也点点头,看着他站起身来,蹬鞍上马。
最后,她以一个标准的福礼与他道别。他在马上看着她半天,终于也抱拳回了一礼。
......
听着马蹄声一路远去,一行人很快消失在夜色里,明玫转头问封刀:“知道五少爷为什么来西北吗?”
封刀奇道:“小小姐不信琦哥儿是为你来的吗?”
“你信吗?”
封刀默了默,抱拳道:“属下打听不到。”
不是说不知道,是说打听不到。也就是说,这是最终答案了。
明玫点了点头:“知道了。”他身边人称他“少爷”,所以他是代表唐家而来。唐家和西北,有什么隐秘关系呢?
。。
阳春三月,出了孝期的明瑾订下了亲事,承福郡王侧妃,口头协议。贺老爷来信让明玫动身回京,参加七月间明瑾的婚礼。明玫以未脱孝为名不肯。
这天,明玫去了嘉县县城,开始她的相亲会。为了方便,这次孟姐夫兄弟两人一共领来了四位才俊,都是孟姐夫弟弟在青山书院的同窗。明玫在包厢里隔帘相望,发现外面环肥燕瘦啊。
最后她把目光盯在了一个十七八岁的书生身上。那书生长的一副憨厚老实的样子,和孟姐夫几个人围桌而坐,频频举杯。可明玫发现他几次都把酒掩袖倒掉了。嗯,这货不实诚,不过同窗共饮,不喝便不喝吧,倒什么倒呢。——仔细一听,原来孟姐夫在跟人家聊生意。
明玫看了看手上的资料:穿青衣者,陶家二公子,兄弟两人,排行二。祖上做过官,虽几代没有人出仕,但家业打点的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