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2 / 7)
贺老爷笑道:“贾家那一门子的事儿,你又不是不知道,让贾国公爷作难了多少年。如今除了贾国公亲生的本家一支,有国公爷严厉看管着,还算规矩些,子孙也知道上进。其它的,从父祖辈到子孙,不用提了。这出言不逊的女子,只怕就非国公爷这家子的,只不知是哪一房的不肖女,倒不好怪到贾国公他老人家头上去。”
原来这贾国公府,本也是功勋世家,开国功臣,始皇帝元宗亲赐的世袭罔替的爵位。结果却在先帝时期卷入三王之乱中站错了队,仁宗灭了三王后清算旧怨,贾家就中招被夺了爵,后便潦倒败落了几年。
过了些年后,一贾家后生贾敬业出来喊冤,直接击了登闻鼓。那时已是四海升平,天下稳固,仁宗这才有心情翻查了当年旧卷,觉得贾家确实没犯什么大事儿,有些冤枉,算是被牵连的,遂赐还了爵位。
据说仁宗也是看中了这贾敬业少年英雄,胆略过人之故,并直接下旨让这贾敬业袭了爵位。又申斥贾家处事不谨素行不端,并下狠褫夺了足足十年的银米俸禄,收掉的功禄田也十年后才再发放,也是将贾家底子抹去,让贾家重新挣那份富贵的意思。
可是这贾敬业呢,乃老国公爷第三子的第三子,非长房长孙的结果就是,贾府是一系列糟烟瘴气的闹腾。
要知道,长房儿子和孙子,都是按着继承人的规格培养的,要能力有能力,要人力有人力,要财力有财力,本来这些东西都在人家手里控着,以及可能包括一些只有国公爷才有资格知道的隐私传承,也都提前知会过继承人了。如今忽然大位旁落,自然的两派形成,各种不服对峙中,新小国公爷就处处受制处处落败。
闹的根源就是长房派觉得这三孙子承爵,不合规矩祖制。但这事儿又谁都不敢闹到圣前去,怕惹了圣上恼意一起,别说爵位了,命都保不住,便只在贾国公面前闹腾。
当然爵位是已然那样了,夺不过来的,争的不过还是那老三样:权力,财力,名誉。权力表面上归你了,名誉也归你了,财力得归我们吧。就是你挣钱得给我们花的意思。实际上,前十年无钱可挣,上面只给了顶帽子戴着不给钱啊。名誉么,也仍然只有帽子而已。但无论如何面子都归你了,那家族内部,就得我们说了算的,我们得掌着里子。
于是贾家内部就开始闹分家分产。分家的原因是这小国公爷的祖父叔祖伯祖伯伯叔叔父亲各种堂哥亲哥等人啊,以前祖父为国公爷时还好说,现在成了三孙子当了,一帮子老男人啊,不好再呆在一处看一个小后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