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盘当铺(2 / 4)
“那好,明天就写文书。”连守信就点头道。
蒋掌柜答应了退了出去,趁天还没黑,正好还要去安排安排。他这边刚走,外边就来禀报,说是连记酒楼的王掌柜来了。王掌柜来,谈的自然是在锦阳县城开办顺德坊分店的事情,说是店铺的修缮已经完成,请连蔓儿她们过去看看,是否还有要修改的地方。
五郎就说今天太晚了,明天再去看,又和王掌柜商量了一番顺德坊分店的事情,直到掌灯时分才打发了王掌柜走。
“现在咱们劳累些,等提拔了大管事的上来,总管这些事情,到时候咱们就轻松了。”只剩下一家人的时候,连蔓儿就对五郎道。
创业的阶段,她们自然是要辛苦一些。等完善的制度建立起来,人手也成熟了,一切步入正轨,像这许多细节的东西她们就无需再过问,到时候她们这个大东家做起来才省心省力。
五郎点头。
虽然一路劳乏,但是一家人并没有立刻安歇,依旧围坐着说话。先是谈论慎益号、顺德坊等,最后话题就又转到了二郎和四郎身上。
“看来二郎那边是没啥问题,那孩子不管咋说,干啥都还挺稳当的。他小舅子干的咋样不说,不惹事也就行了。”连守信就感慨着对张氏和几个孩子道,“就是四郎,再看看吧,不行的话就让他回家。挣钱不挣钱的都是小事,在村子里头种地,周围都是老老实实的庄稼人,他想学坏也没地方学去。”
“……毕竟是村里长大的孩子,就算平时有点调皮捣蛋、不作法,也出不了大格。”之后,连守信还叹息着说了这么一句。
“这话说的对。”张氏点头赞同。
连蔓儿在旁边听了,一时没有言声。某种程度上,连守信和张氏的看法是没错。比较而言,乡村的环境要比这县城里边单纯许多。庄户人家的孩子,受家庭氛围熏陶,再加上自小接触的环境单纯,没有那么多的诱惑,也比较容易养成淳朴单纯的个性。
但是,连家的情况却有些不同,尤其是……
“爹,娘,你们是不是忘了,四郎他们还在太仓待了那么长的时间那。”连蔓儿心里想着,忍不住就说了出来,“他们在太仓的时候,可不是在村里种地。”
连蔓儿没多说,点到为止。
张氏张了张嘴,最后又闭上了。连守信也是一言不发,只是脸色又有些阴沉下来。连蔓儿说的这件事,他怎么会忘记那,正因为没有忘记,所以他才会担心。
“爹,你也别太把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