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出行(1 / 5)
陈夫人听了,想了一想:“这只是宁馨郡主的丫鬟说的,只怕还作不得准,若说太夫人想要插手老三的亲事,我自是信的,只是太夫人虽是祖母,这换庚帖、下定这样的事,倒也作不得主,终究还得侯爷做主的。”
郑明珠道:“母亲说的是,只是媳妇想着,虽说太夫人作不得主,只是若是像雅姐儿的亲事一样,不管不顾的在外头说起来什么话来,就不像了,且到底是咱们侯府的太夫人,只怕别人家原是有意的,也担心咱们家这样子,竟就不愿了呢。”
陈夫人道:“你说的很是,如今且先打听着再说,老三虽说出息,到底是庶子,便是有爵位,也是姨娘养的,若说杨家为着太夫人,竟要许嫡长女,我倒觉得有些蹊跷。”
若说一品大员的嫡长孙女,做皇子正妃也是够资格的,且还有不少亲王府,郡王府并公侯人家的嫡子,陈颐鸿虽说有个爵位,到底非嫡非长,出身低了,是以郑明珠当时听宁馨郡主说到这个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配的过有余吧?’
当然,宁馨郡主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有些人家疼女儿,想着低嫁,给女儿找一门实惠的亲事,也是有的。
可是自己家的事自己清楚,太夫人真要给侄孙女儿找一门实惠的亲事,必然就不会想到陈熙华的儿子,杨家的姑娘真要嫁进来,满是敌意的公公婆婆兄弟姐妹,要如何自处?
而杨家,为了帮一个出嫁女,并不确定陈颐鸿能不能夺爵,就肯许出嫡长女来?这也太舍得,也太有把握了。
是以,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事情。
郑明珠觉得,怎么解释都很勉强,除非就是宁馨郡主的丫鬟说错了。
陈夫人说打听着,倒是正理。
陈颐安也这样说:“太夫人想要拉拢三弟的意图已经很清楚了,可是若说是为了太夫人,到底只是一个出嫁女,若说是看好三弟,到底是庶子,就算有心争,有几分胜算也难说的很,杨家大舅老爷断不会做这样的事来,依我看来,因三弟有爵位有出息,许一个嫡女来是有的,至少就算三弟不能承爵武安侯,今后分了家出去,有家产有爵位有前程,封妻萌子是有望的,这才是最稳妥的打算,但不应该是嫡长孙女。”
也就是说,陈颐鸿现在的条件,做姑爷已经是不错的人选了,若是还能在妻族的支持下承爵武安侯,那自然就更好,只是在还没看到结果前,杨家不至于许嫡长孙女这样冒险。
陈颐安说的想必是对的,郑明珠点头称是,再说此事她已经跟陈夫人说了,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