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人(2 / 4)
明珠偷偷的笑,胡扯了这半日,才笑问:“好啦,咱们说正经的吧,先前你说圣上遍选卫氏女赏赐众臣?”
陈颐安好笑:“谁叫你说不正经的了?是的,共十名,连同进宫的两位贵人,卫氏一族及笄之女全送进京了,长房嫡女封为太子侧妃,另有王府侧妃,公侯或世子侍妾等。”
咦,这样多?
陈颐安道:“圣上虽爱重太子,但帝王心术,何等深不可测,这一次太子一系全面压倒贵妃派系,应在圣上意料之中,但我又随即联络宗室向圣上施加压力,致使圣上不得不处置贵妃,抛出文家,以安宗室,大约就没想到了。是以圣上觉得咱们如此不依不饶,应是有点恼了。他老人家尚在位,咱们就这样不给面子,打压他老人家有意要保的人,今后自然越发难说了。所以圣上赐卫氏诸女为太子和王公侧妃,侍妾,又封贵人,不仅是敲打太子的意思,也是提携卫氏之意,静嫔娘娘深得圣心啊。”
太子侧妃,王府侧妃,是要上玉牒领金册的,连同圣上封赏的公侯侍妾,也不同于寻常侍妾,连卫氏前去走动,也与其他侍妾不同,这是眼前的好处。
何况这样一次分封,谁又敢轻视如今尚在静心殿的静嫔娘娘?想必静嫔就能安稳生下皇子了。
放眼今后,尤其是生下子女后,这些贵胄家族更是与卫氏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人家的子女大多有极好的前程,今后出息了,难道不看顾生母母家?
卫氏虽说损了一位贵妃,但却与帝国这些顶级贵胄家族统统名正言顺的有了联系,未尝不是得大于失。
何况看这形势,待静嫔再生下皇子,多半也是重得恩宠,再次为妃了。
说到这里,陈颐安又笑了笑:“原本我是够不上格的,受赐的或是太子或是王公,最差也是世子,不承想也是倒霉,正巧轮到我在御前伺候笔墨,圣上看到我就想起来了,大约是想到联络宗室的就是我,是我鼓动了太子,是以嫌我多事,顺手就把这位美人赏了我,不过幸而还有你这县主的脸面,也就只是赏,旨意上并未有册封的字句,不像老张,封赏旨意明晃晃写着赐为侍妾。”
说到后来,语气里颇有点幸灾乐祸的味道。
这有什么好笑的,就算没写,难道赏了美人来是为了伺候陈夫人的不成?依然还是姨娘。
郑明珠觉着,自家得个姨娘其实也算是咎由自取,可还有那些家都是因陈颐安一门心思护短出气,鼓动太子出手太狠,才被殃及鱼池的,还真有点倒霉,偏偏陈颐安还这样幸灾乐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