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亲事不如给银子(2 / 4)
仪的男子,看她还能理直气壮说这些话不。不过她有些话说的却也没错,女儿家也不能全倚靠了男人,手里总要有可以傍身的产业银子。蕙如打小儿在乡间长大,从未接触过这些,将来若嫁了人,中馈都做不好,更哪来的精神去管理自己的陪嫁庄园和铺子?大嫂子现下心思全在三丫头身上,怕是没得空,不知母亲可有这精神教教她不?”
老夫人一听便来了精神,笑着说:“你这话真真儿是我心里头想说的。昨儿晚上我细细想过了,在南市我手头有三间铺子,回头挑间最小的,让她学着管起来,等她渐渐上了手,我再拨京郊汤泉的那座庄子让她学着管。我如今年纪大,精力有些不济,到时候你也要帮衬着点,多教教她!”
昌平郡主掩唇直笑:“哎哟我的老祖宗,哪有您这么偏心眼儿的,别说大房那边会掀了屋顶,就连我听了,都要羡慕得心头滴血呢!”
京里南市一直是最繁华热闹的地方,那里可谓寸土寸金。老夫人在那里的三间铺子是她当年的嫁妆,都是地段十分好的,生意一向兴隆。就算是最小的铺面,现如今也能折价三四千两银子,比大老爷一年的俸禄可多多了。大嫂二嫂那些年争斗那么厉害,可不就为了抢这几间铺子?老太太倒好,上嘴皮一搭下嘴皮,这铺子就要落到一个庶孙女的头上了。不知大嫂听到这消息会是什么表情。昌平郡主觉得十分期待。
“对了,上回在王府,东昌郡王妃的意思您老可看出来没?”昌平郡主想到蕙如的那些话,不觉将身子向前凑了凑。
老夫人双眉一蹙:“提那人做什么?不过是好奇,想看看娘娘送了天宝簪的丫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昌平郡主冷笑了一声:“那也不用巴巴儿赶过来啊,而且早上才送了簪子,下午就过来瞧人?这消息未免也太精通了些。”
“知道你是个消息灵通的,怎么着,她到是打了什么主意?”老夫人也坐直了身子,凝重地看着小儿媳妇。
“有件事您怕是不知道,”昌平郡主摸着手上的镯子,“晌午的时候,安平侯侯夫人特意去看了我那三个侄女儿,说了好一会子话呢。”
“咱们一直在金陵住着,这京里的事很多您不知道,不过媳妇可是一早就打听好了的。”昌平郡主哼了一声,“安平侯世子夫人是东昌郡王的嫡女,生产时伤了身子,没了快一年,听说最近安平侯夫人想要帮儿子挑个继室。”
老夫人脸色沉了下来。
“世子有个嫡子,是郡王的女儿生的,若是续弦,那边怕将来的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