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长嫂归家(2 / 4)
说是去年年底就要回来的,为的是你同二妹妹、还有之后我的事、三妹的事。哪成想,去年七月就接着信儿了,说大嫂已经有了三个月的身子,年前不好赶路,这不,等我那小侄子生出来后、又做足了月子、养好身子,才忙忙的往京里赶呢?”
“倒是喜事,这可是长孙?”
“次孙,长孙已经三岁了,也是大哥他们在任上生的,还没见过呢。”
二人这里聊着,边上还有其它人说笑聊天。见了韩笙同白安珩二人,一人笑着过来抱拳道:“韩公子、白公子。”
两人忙抬头看去,见是上科探花宋裕慈,忙笑着起身道:“原是平善兄,一时没见着你。”
此前虽二人在家备考,可应有的应酬还是要去的,同这宋慈裕也是见过几面,虽不算熟,但也算相识。
只他后来娶了敬王府家的和怡县主,两边原本就是两路的,交际愈发少了,倒不知他这会儿过来是个什么意思。
宋裕慈倒也没什么意思,不过是和新进的翰林们打打交道、混个脸熟罢了,毕竟,虽说原本打着那个主意,想再在翰林院中多呆几年,再朝自己看中的人处使使力气。可这会儿既然已经娶回了县主,便算是大皇子那边的人了。
从年前起,老丈人就想帮自己动动位子,只心中一时没定好盘算,直到近日才有了主意,眼见再有半个月的功夫就要走人了,走之前能多交几个朋友,于日后自然也是有进益的。
坐到一处略说了几句话,宋裕慈便告罪离开了。
走了之后,白安珩方低声道:“这就是京内文名的那位风流探花?”
“怎么?你之前不识得他?”韩笙还当这二人认识呢,刚才才耐着性子说了几句。
“只见过两面,倒没正经说过话。”白安珩心中疑惑,“你莫非同他也不熟?”
韩笙眨眨眼睛:“我还当你同他熟呢。”
二人愣了愣,方相视笑了起来。
抬手擦擦眼角,韩笙点头道:“你当初跟你父母在任上是何情形我倒是不大清楚,不过在京中……倒也遇上过不少这样儿的。”
白安珩点点头,这类人倒是有不少,都是那些出生不大好,有些途径能识得官宦人家子弟,便想结识多些门路的。只是……“这位宋探花倒是有些手段。”
同是搭话结识,却并不招人厌恶,说话时也是一派和气,叫人如沐春风。
“那是自然,风流探花之名在京中也不是白传的。”韩笙虽对那些风月场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