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夏听音(3 / 6)
话,对面的男人觉得他也许年轻才入行,用过来人的口气说:“我们搞收藏,首要是看东西的卖相,你看这里的东西,一样花钱……”他压低声音,“为什么不挑好的。”
赵新感觉又被插了一刀,不死心地说道:“别的公司说保真,能信吗?”
“怎么不信?”男人扔下叉子,擦了擦嘴,酒足饭饱,“家家都有专家的证书,谁家没有?别家的专家还有国字头的呢。”人家扔下餐巾,“我先走了,下次拍卖会再见。”站起来,拎起桌上的手机包,大摇大摆地走了。
赵新坐在那里,久久都不知,自己该说什么好!
******
宝珠比他更头疼,因为宝韵审查的资金现在还不能动,所以这场拍卖的场地费加自助的餐费,他们要自己解决。
她自己手上已经没钱了,准备从甄宝斋的账上先调一些。
第二天一早,她就来到了甄宝斋。
赵老三正在安排伙计入库,借出去的东西全都转了个圈回来,他是半喜半忧,喜是为自己,忧是为宝珠。
看她这样走下去就是死路一条,赵老三犹豫再三,准备劝劝她。上到楼上来,宝珠正在算账。
他等了一会,慢悠悠地自言自语道:“要说咱们的古玩店,开的时机真的有些迟……现在还开古玩店的,多数都是早些年捡漏发的家。”
偷瞄了一眼宝珠,没有皱眉不高兴,他连忙又说:“那时候捡漏多容易呀……现在也有挣钱的,可人家卖的东西咱这里又不卖。”
宝珠翻了一页账本说:“生坑货交易是犯法的。”
赵老三嘿嘿地笑了两声,好像听到了笑话,看向宝珠说道:“现在谁家不卖生坑货,不卖生坑货,只靠咱们这样来,你这买店的钱都得亏进去。”
宝珠翻看着账本,一件五万元的东西,大概别人给他们,也得四万五,自己可以试着卖六万,十六万都行,可这年头,这样的傻子也不是太多,谁会花十几万,买一个民国时期,民窑的一般东西。
她微微叹了口气,赵老三看她有些动摇,再接再励地说:“大姑娘我第一次见你,就觉得你不一般,但做古玩这生意……现在勉强能挣钱的那些店,可都是一明一暗的在交易。”
宝珠不怨怪赵老三,怎么说人家每天在这里看店,最后是拿分红的。
赵老三其实倒不是真的完全为了他自己,毕竟自己的儿子那边也是跟着宝珠,他说:“我是不想看着你走弯路,人有良心是好事,可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