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2 / 4)
”
口罩……
这还的确是必需品,反正也不占地方。
“除了口罩,你收拾两件衣服就行,剩下的带太多也没用。”
王曼刚好拿起牙刷,没用吗?可她第一次去,总不能太随便。礼多人不怪,反正杜奇有车,扔后备箱里也不妨碍什么,该带的还是带上吧。
所以她又带了张粗布床单,这床单还是二婶娘家自己织出来的,夏天铺床上,既可以当床单用,又可以做半个凉席。
“这床单你哪买的?”
王曼如实答出:“是我二婶家的姥姥,她拿棉花纺线,自己上色织布弄出来的。”
“我奶奶很喜欢这种床单,可她不会用纺车。”
不会用纺车,那更不可能会织布。王曼有次跟超超和婷婷去邻村玩,见过赵家姥姥织布。长满老年斑的手拈着弹好的棉花缠成圈,绕在纺车上,棉纤维绕过纺锤成棉纱,棉纱缠成两股捻成线。
一圈又一圈,纺车的转动中流转出一个民族男耕女织的历史。她记得前世李晶晶曾去日本旅游,亲自参观栃木县宇都宫市的传统纺织业,如痴如醉地回来扩散安利。
可放现在,这项技艺不过是农村被人嫌弃的微末之际。除了怀旧的老人,年轻人潮流是的确良衬衫,再过几年是日韩杀马特。
“奶奶她想要这个?”
杜奇点头,奶奶这两年越发喜欢旧东西。家里有更先进的录音机,但她就喜欢用带着喇叭花的留声机。
“我家应该还有几床没用过的,等下我找找看。”
王曼拉开衣柜,最底下叠放着几张粗布床单,各种颜色都有。每年过年二婶都要往他们家送三床,粗布床单这东西,洗得次数越多越软和,铺着也更舒服。
所以自始至终她只用那一床,家里其他人也是,到现在还剩那么多。
“都是两米床的,应该够大?”
杜奇点头:“这下去北京,可真得好好招待你。”
招待?王曼好不容易才了解杜奇这话意思。可这粗布床单……又一点都不贵,而且啥包装都没有,拿出去送人也太寒酸。
“其实我给爷爷奶奶准备了礼物。”
王曼自墙角提出四只包装华丽的硬纸盒,里面是熬好的阿胶,还有今年新出的西湖龙井。阿胶拿回来后,她又重新按照元宝方子熬了一遍,老人家吃正好合适。而西湖龙井盒子,是她亲自在空间商城中选购,两样礼物心意满满,而且任谁都挑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