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屠户家的小娘子 > ☆、第168章 (3)

☆、第168章 (3)(5 / 12)

重,没想到江淮各地皆如是。

江南淮南数州粮仓存粮都与户部帐目不符,每年派了地方官员前往户部合帐,完全是走个过场,而事实上又因为空白帐册的随意篡改而加剧了帐面与实质库存之间的差额,年年如是,数年累加,这个差额已是惊人的巨大。

就连宁王看到许清嘉带着户部官员数月重新清查核实记录的帐册,也是勃然色变,更何况自以为太平盛世的今上。

不但差额巨大,而且最要命的是,各地官仓保存的粮食十之六七不是发霉变质就是陈米蛀豆,比之之前曝出来的户部惊天盗窃案,地方空白帐册案,此案却是令宁王与许清嘉都觉得心头如压磐石,沉重的令人窒息。

各地方的粮库乃是国家重中之重,好比国家命脉,但有天灾人祸战乱时疫,各地的官仓粮库就是救命的粮食。而江淮两地历来又是渔米之乡,近几年少有洪灾时疫,算得上风调雨顺,除了北上漕运到京的粮食,各地官仓也理应满仓满谷。

哪料得到形势如此严峻?!

据苟会元供述,苏州府每年向户部缴纳的银钞以及粮食,并非都是按着上面定的税赋标准来缴的,而是少于帐面的税赋缴纳,但事实上向百姓征收的时候不但不会少征,而且会多征。

民田除了正常的夏税秋粮,还有各种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五花八门,让此行的长安京官们大开眼界。比如车脚钱,水脚钱,口食钱,库子钱,蒲篓钱、竹篓钱、沿江神佛钱(运输官粮的时候需要求神拜佛,以保佑官粮押运平安的钱)。

这一系列的收费乃是贪官污吏在征收皇粮国税,以及运送粮食的过程之中私自设立的税收,而且竟然已经成了默认的潜规则,最后这些钱就落入了地方官员,以及户部官员,甚至更大的官员腰包里。

完全是一条由下而上的贪污链条。

这还不包括下面的小鱼小虾盗卖官仓粮食,以旧换新,以发霉变质的陈米悄悄替换粮仓里当年缴纳的新米,偷卖到米铺里赚银子。

太子奉召而来的时候,见到今上铁青的脸色,心中其实已经有一点预感了。

宁王与许清嘉代天巡守各地,按着他们行进的路线,算得上一路直奔江淮,只不过沿途也没闲着,顺便也查了途中地方政府的帐务而已。

但太子早有预感,真正的大鱼一定在江淮之地。

江淮历来富庶,就算是要贪,那也是必然要从江淮下手的。不然难道向荒凉偏僻的西北下手不成?

今上将奏折递给了太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