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善恶(3 / 5)
能让整个镇子的娘子们都恨了她。只因众娘子对她不熟,被一些有心人误导后,才闹了这么一出。流言虽然难以查到源头,但只要想想她若离开云安镇对谁最有利,这事的幕后黑手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在这镇子上与她有仇的就两家——舅母柳氏,周记的李春娥。
但李春娥并没有适龄的闺女去女学,看起来似乎对柳氏最有利。但李春娥还欠着她的银子,她若灰溜溜的走了,李春娥这笔银子也省了。
小宴上所有娘子的名单夏君妍早就誊抄了一份,李春娥与柳氏都在名单之上。其他的各家娘子与她都是泛泛之交,比起她这个刚来镇上的陌生人,娘子们自然对早就相熟的李春娥和柳氏说的话更信些。
夏君妍觉得自己都能想象到当时的场景。在一个不经意的谈话,李春娥或者柳氏谈及了当日在陈府掌勺的她。又说了一些她一个女子冒头露面的开店子,也不顾及什么,还招了一个从赌坊里退下来的伙计,最近招的杂役连对方爹娘都惹来了。
夏君妍一直都知道自己的行为在这个时代算的上是异类,哪怕没有李春娥和柳氏的有意引导,她都和这个时代里“正常”的姑娘们完全不同。除非有一天,她懂得将自己的本性藏起来,让自己与周围彻底同化,否则她将会与这里一直格格不入,夏君妍有时候都在想,她算不算是这里的非主流?在那些人眼里,其实她是一只“猴子”吧?
而人们对待异类总是苛刻的,看不顺眼的。所以无论是陈府的下人,还是镇上的娘子们,除非她们能有时间对夏君妍有深入的了解,否则都是凭自己先入为主的印象,自然会觉得夏君妍是个……不贤良的女人,与这个时代对女性的主流要求相违背。于是一切顺理成章,李春娥或柳氏只要通过一些渠道放出风声,各家娘子便会急了。这次的局可谓是精心准备,步步为营。
可是千算万算,她们还是算漏了一点。——对于名声,夏君妍从不在意,再糟糕又如何,她又不是和那些闺阁的小姐们打交道。
夏君妍坐在书桌前,看着陈夫人送给她的书和字帖,心情颇为复杂。陈夫人是这个时代里少有的心中有格局的女性。她办女学是造福一方的好事,原本不该被她所拖累。穿到古代来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她家门口荔枝五块钱一斤,杨贵妃都吃不到这么新鲜的荔枝好么!更何况周围还都是那么多将三从四德奉为金科玉律的人!三观不同连谈个恋爱都很痛苦,个人的三观和整个社会的三观都不同了,夏君妍好想撞墙看自己能不能在穿回去……
夏君妍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