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9 / 12)
赵 章氏不说话,只是撇过头去。这个计划她是同意了的,二皇子的身体不好,这是他成为太子的劣势,皇后眼看着一个孩子又一个孩子的落下来,虽然现在还没生下儿 子,但保不定哪天就生下了嫡子。到时候这个也是嫡子,有这个健康的嫡子对比着,皇帝未必还会坚持立二皇子为太子。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二皇子在皇后生下 儿子之前成为太子。只要成为太子,那就是实打实的正统,皇上再想要废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皇帝当初与郭庶人和惠王相争,会有那么多人追随皇帝,何不是因为他那时是太子的原因。
赵 婳是个不顶用的,长得漂亮又有什么用,连个乡下来的丫头都争不过,何况她也看出来了,赵婳的心可不向着宣国公府,她几次提点她跟皇上提一提立太子的事,她 不是用“皇上刚刚登基,此时跟皇上提立太子的事只会令皇上不喜”就是用“皇上对我无宠,我在皇上面前说不上话”来打发她。
再有, 她当年能逃过她给她的药生下三皇子和五公主,她早已不相信她了。有了亲生子的女人,怎么可能还会为二皇子打算,只怕她恨不得二皇子当不了太子呢。所以她才 会同意将妧儿送到皇上身边去,一来是防着赵婳,二来也是让她在皇帝面前替二皇子周旋。只是没想到最后却会弄巧成拙。
赵章氏又有些担心的问道:“那二皇子立太子的事?”
宣国公皱了皱眉,道:“还是缓一缓吧,也是我们太急了。”
赵章氏道:“妾身倒是有个法子,不如公爷听一听可不可行。”
宣国公道:“说来听听看。”
赵章氏道:“我们不如请庄妃替我们说项。皇上宠爱她,她说的话皇上总会听上一两句。”
赵庐有些不看好道:“母亲,庄妃只怕未必愿意替我们在皇上面前说话。”没有好处的事,谁会愿意干。
赵章氏道:“我倒是觉得她未必不答应,只要她是个聪明人。”
赵庐疑惑起来,问道:“怎么个说法。”
赵 章氏道:“你别忘了,庄妃膝下可有一女二子,且凭她的得宠,以后说不定还有孩子要出生,她总要替膝下的孩子打算。只要我们许诺她,以后二皇子继任大统,一 定会保她的孩子富贵安康,她未必不心动。而且,庄妃膝下的皇子多,以后二皇子总要有兄弟帮扶,拉拢了庄妃,让她的儿子追随二皇子,对二皇子也是一种助 力。”她说着顿了顿,又道:“如今我们占着先机,可以提前拉拢庄妃。但我们不拉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