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4 / 6)
用弓箭外,另外还赐了赵大公子黄马甲,并准予御前行走。
自 来被准予御前行走的人,都是皇帝器重宠信的人。郭庶人宫变时,魏国公府有从龙功,但宣国公府却因为没有赶上这个机会,所以皇帝登基后封赏外戚,魏国公府得 到的封赏要比宣国公府高许多,魏国公府如今在朝中的权势如日中天,甩出了宣国公府一大截。但皇帝此时的这番作为,却让王公大臣看出了门道来——皇帝或许要 重用宣国公府了。
徐莺跟在皇帝身边久了,对他自然了解。皇帝这番行事,其实是在给二皇孙铺路。
从前二皇 孙身体弱,连太子都不能确定他能不能活过成年,对二皇孙能否封为太子有所保留,加之他又不喜欢宣国公府,所以对宣国公府并不亲近亦不重用。但随着如今二皇 孙的身体大好,皇帝则要考虑给二皇孙铺路了。假如徐莺猜想得不错,等二皇孙的身体再好些,皇帝或许就该封太子了。
哪怕皇帝再不喜 欢宣国公府,但也不能不承认,宣国公府是二皇子最好的助力。但继后的娘家比元后的娘家要势大并不是好事,也别说继后还没生下儿子,就算没有儿子,为了保持 自己家族的长盛不衰,皇后和魏国公府也可以选择扶持其他妃嫔的儿子。所以皇帝如今必须要压制魏国公府抬举宣国公府。
这些徐莺能想到的事,魏国公和宣国公等人自然也能想到。宣国公和赵大公子露出了喜色,跪下谢恩。而魏国公和沈大公子却是垂下了眉,露出了沉思之色。
但皇帝也没有太冷落魏国公府,亦给名次第二的沈大公子赏了一把弓箭。但这幅弓箭就只是普通的弓箭了,并非御用之物,亦没有黄马甲和御前行走的待遇。
这件事在大臣心中引起了波澜,但皇帝脸上却没有任何异色,仿佛只是他随性而为的一件事般,并没有放在心上。而后皇帝又令在场的王公大臣各自去表现,猎得猎物多的有赏。
百官得到皇帝的话各自散开,手持皇帝赏下的弓箭的赵大公子赵庐面带喜色,意气风发,在远离了皇帝之后,才慢慢的靠近在前面等着他的宣国公面前,悄声的问他道:“父亲,既然皇上已经准备重用我们家,那原本对五妹妹的安排还要不要进行下去?”
宣国公府闭眼沉吟了一番,最终决定道:“还是按原计划进行。”
赵庐道:“那儿子去安排。”
宣国公点了点头。
而此时,从另一边骑马走过来的魏国公看了他们一眼,然后眼含深意的道:“哟,赵老兄,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