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2 / 6)
逆,不理解她对他的一番 苦心。皇家兄弟之间的竞争这样残酷,他不占嫡不占长,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他现在多辛苦一点,总比以后处境艰难强。
何况赵婳还有 另外一层心思,她和徐莺比争得太子的心大概是比不了的了,如今只能比儿子。而徐莺也已经生下了四皇孙,她不知道四皇孙的资质如何,但她却不能让三皇孙落在 四皇孙后面。还有庶长子出身的大皇孙,他如今已经八岁了,年龄就占了一大优势,柳嫔的父亲这两年又立下不少功劳,柳家越发显赫,他那些异母兄弟,哪一个不 是劲敌。
罢了,有些事情急也急不来,何况让三皇孙对她起了逆反的心思也不好。于是又温声细语的对三皇孙道:“你今天将字找对了,母妃很高兴,今天奖励你吃你喜欢的枣泥糕好不好?”
小孩子容易满足,三皇孙听着马上忘了刚才的不快,绽放出大大的笑容,跟赵婳道:“放多点红枣。”
赵婳道:“好,我让人放多点红枣。”说着又将奶娘叫来,对三皇孙道:“好了,让奶娘带你去外面走一走吧,你在屋里坐久了也累了。”
三皇孙点了点头,十分乖巧的跟着奶娘出去了。
三皇孙走后,赵婳又问青盏道:“听说太子和徐选侍已经快到京城了?”
青盏点了点头,道:“是,大概三日后就能到了。”
赵婳点了点头,徐莺在危难之时前往边疆照顾太子,是立下大功的,她又生下了儿子,再有太子的宠爱,在东宫的地位越发的稳固了。再有当日军中瘟疫之事,听闻也是她救下的一个大夫最后解决的,这又是一个大功。如今,只怕连太子妃都不敢轻视于她。
这几日,太子妃正让人清扫徐莺院子的屋舍,置换她屋里的摆设。听闻她院子的新摆设都是太子妃亲自一件一件挑的,足见重视。
赵婳有些头痛的揉了揉脑袋,军国大事,本与女子无关,就算瘟疫之事有徐莺一份功劳,也未必一定要宣之于口。何况这件事说成是太子的功劳,比说是徐莺的功劳对东宫更有好处。
那时皇后惠王一系正拿着瘟疫之事大做文章,意欲废储。但只要说是太子请来的神医解决了瘟疫之事,那太子德行不配于天,令上天降下瘟疫这个警示的说法就会不攻自破。瘟疫是上天降下太子不配储君之位的预示,那上天自然不该令太子解决了瘟疫之事。
但最终传回京城的,却说是徐莺的功劳。她不知这其中是否有太子为了给徐莺造势,抬高她的身份而故意为之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