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还俗归家(3 / 5)
过来,领会了他的言下之意。两兄弟虽生得鲁莽汉子的相貌,但一个比一个更细心。张大遂爽快地笑道:“嘿!这些时日某也没少在元家附近费时间,总算等来了这个时候!四郎君放心,不怕寻不着机会,也就是几天的事!”
张二也跟着道:“大兄接了这件大事,某便再去细细打听一番。保管将那人面兽心的家伙揭个底朝天!”
崔渊颔首,目送他们去了,这才又上了马。爱马阿玄就像是知道他的心思似的,随意地在长安城各大里坊中穿来穿去,直教好不容易又远远跟上来的几人叫苦不迭。他久未在长安的各类文会、宴饮上出现,这些个仆从下人就算发现他常出入青光观,也认不出他。他倒是有些好奇了,也不知听闻他们博陵崔氏二房向太原王氏三房提亲之后,那元十九又会做出什么事来。
王玫在寮舍中换下了道袍,穿上及胸珊瑚红间色长裙、黄栌色小团花圆领窄袖衫。因天寒的缘故,丹娘又给她挑了件蜜合色菊纹对襟大袖短襦夹衣。许久不曾穿得如此鲜艳,她略有些不习惯。丹娘替她梳了个高椎髻,插戴了玉梳篦,又簪了朵金灿灿的菊花,这才放过了她。
待她出得寮舍后,却发现崔渊已经离开了,王珂牵着崔简在院子里走动,教他认秋菊的品种。此时,菊花并不止金黄一色,还有素白菊、紫棠菊两种,堪称菊中名品。若是精心培育出这两种颜色的菊花,亦是值得自傲之事。青光观里便有一株紫棠菊,颜色深浓,与旁边的金菊相映,别有一番稳重大气之感。
“走罢。”见她出来了,王珂便道,“家中阿爷阿娘也怕是等得急了。”
今天正是休沐之日,想到父亲母亲都在家中,王玫的脚步也略快了些。
待到出了山门后,崔简自是与她一起坐马车,王珂在外头骑马。她也不过问小家伙他家阿爷的行踪,而是陪着他吃了几块点心,又听他认认真真地背《诗经》。她不知道寻常人家的孩子几岁开始读《诗》,但既然崔渊教了,小家伙也学得很认真,自然只有赞许的。何况,小家伙能一口气背出十几首诗也不容易。
而马车外,王珂听着里头琅琅的背书声,抬了抬眉。不愧是崔渊崔子竟之子,六岁的年纪,竟然《千字文》、《急救篇》、《诗》都背得如此流畅,且还能解读一二。正式启蒙之后,《诗》不必说,或许便能开始读《书》(《尚书》)、《礼》(《礼记》)、《春秋》了。说起来,往后他入仕,怕是不得空教授大郎与二郎,或许某人无事,也可替他教上一教?或者随着崔家的先生读书?光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