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完善政权任能酬功得青州欢天喜地〔一〕(3 / 4)
能性又太小。
当然她也有自己的想法,“王爷,你看我原来要了盐城做汤沐邑,冬小麦一收下来,比那两个县产量都高很多,大家见了成效,现在无论播种还是秋收,另外两县全都比着盐城做的,又一样学着整修河渠,开设工厂、农场和牧场,所以这次北征才能拿出这么多钱粮。不如……”
“你说得对,”司马十七郎立刻下了决心,“我将青州都交给你,这样便没有后顾之忧了。至于将来徐州、雍州之地,自然也会向青州学习如何治理才能如此富裕。只是王妃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卢八娘从不怕辛苦,只怕没有收获。现在的她完被喜悦淹没了,原本说好一个郡,现在却变成了一个州,而且是中国历史上一直很富庶的青州!就完全归她所有了!
但略冷静一下,卢八娘还是回归了理智,“王爷,这样能行吗?他们能同意吗?”司马十七郎就快有了文武大臣了,他们就是指这些大臣,将淮北王手过半的土地划给王妃做汤沐邑,怎么看也通不过呀!
“虽然都给你,但是只能分出一个郡做汤沐邑,其余的你还是要像盐城那样交些钱粮马匹等,充做军资。”司马十七郎说:“谁说不行,我就让他拿出这么多钱来!”
司马十七郎这样说了,肯定是有把握的,他现在对于淮北军有着绝对的权威,卢八娘想了想,果断地说:“王爷,淮北军的军饷、军功津贴和抚恤都由青州负担了!”
司马十七郎爱怜地摸了摸卢八娘的头发,“王妃先勉力支持两三年,待我将徐州和雍州全部收回,便可以减轻青州的负担了。”
“只要我们夫妻二人同心协力,什么难处都会渡过的。”卢八娘靠在司马十七郎的身上,感受着他的爱抚,心想没有比他们再团结的合作伙伴了吧,利益完全一致,又能相互信任,毫不猜疑,这种组合自然是无往而不利的。
三言两语划分了地盘后,淮北王夫妻又开始琢磨郡县的设置和官员的设立调整。
“刺史之位我们不必考虑,听说皇上已经选派了人员,不日就会到淮北来。”司马十七郎面对着地图说:“但郡守和县令都要用我们自己的人,而且只听命于我们。”
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他只在卢八娘面前直接说,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淮北王再是受先皇遗诏出京,但也是皇上的臣子。不过他能这样说,也真是被皇上的无耻气得不轻。
淮北军的军功没了,自己的亲王爵也降成了郡王,皇上竟然还要派青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