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刘世宁(5 / 6)
载。想必也是辛家的不传之秘。
“下个月初一是你与景尘的好日子,你仔细着,不要再出什么岔子。”朱慕昭如此叮咛她,只字不提朝中的风云变幻。
余舒将茶杯放回原处,看着他运筹帷幄的样子,佯作好奇地发问:“听说太子派人前往宁冬城问罪,要将东菁王押送回京?”
朱慕昭道:“姜怀赢抗旨不尊,理当严惩。”
余舒神色迟疑:“东菁王既然已有不臣之心,又岂会束手就擒,若是他不肯回京,又当如何?”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轻描淡写一句话,余舒听着背脊发凉,太子眼下只是一个傀儡,大提点才是这个朝廷的决策者,东菁王尚未起兵谋反,他就将其认定成乱臣贼子,俨然是他早有预料会有这一天,那他会不会也知道薛睿带着云华前去投靠东菁王了呢?她为何觉得大提点这句话另有所指。
“你在担心什么?”朱慕昭冷不丁地问道,余舒轻咳一声,掩饰了不安,欲言又止地说:“传言东菁王麾下有二十万兵马,东北军个个骁勇善战,在沙场上往往能以一敌三,朝廷要降服他只怕是不易吧。”
然而朱慕昭运筹帷幄地对她笑了一笑,不再多说。
余舒生怕他看出来她是在套他的话,不敢再问下去,老老实实地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告退了。
宁冬城背临两江,一面靠山,占据兵家常胜之地,自两百年前建成后,便镇守着大安边陲,北拒鞑靼,东震海外。可以说大安近百年的太平盛世,有一半都是姜家东北军的功劳。
清明过后,北方渐渐回暖,常年驻扎在宁冬城外的兵营一早就开始操练,宽阔的校场上,一眼望去密密麻麻全是人头,却在教头一声号令下,整齐划一地举盾挥刀,气势惊人。
“呵!”
“吒!”
一行人站在远处高台上眺望此景,为首的那名男子身长八尺,肩宽背阔身材雄壮,身披一件赤金软甲,头戴鹰羽冠,他人相貌英武非凡,眉尾处有一道疤痕,平添几许煞气,此人便是东菁王姜怀赢。
“二弟,你看,这刀盾营都是按照你的要求训练,再有一个月便可上阵杀敌。”姜怀赢指着看台下的士兵,声音洪亮地说道。
在他身旁站着一名面容俊朗的青年,只见他穿着一件竹青儒衫,一头乌发随意束起,看似手无寸铁的书生模样,眉宇之间却有一股凛然之气,不同常人。这名被姜怀赢唤作二弟的青年正是两个月前摆脱朝廷追兵,前来投奔的薛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