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所谓佞臣(3 / 5)
听出他话里一丝质疑,薛凌南板起脸来,义正辞严道:“我们薛家世代忠良,一心维护大统,又岂会有忤逆犯上之心,徐力被抓事有蹊跷,尚无盖棺定论,但老夫以为清者自清,就算圣上一时受人蒙蔽,早晚都有真相大白的一日,无需惊恐忧患。”
单从神情和反应上来看,老人家并无不妥。倒真像是受了不白之冤。
薛睿低头道:“话虽如此,可是这京里多得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眼见我家受到猜忌,就有那趁机会落井下石,无中生有的小人,不得不防。我既已回京,还请祖父带我进宫面见圣上,禀明实情,外面的谣言便可不攻自破。”
薛凌南皱起眉头,面有难色:“理当如此。只是前日老夫入宫进谏。口不择言惹恼了圣上,短日内,是不指望再进宫面圣了。”
“这又是何故?”
薛睿佯作惊讶,实则昨晚听过余舒汇报。知道事实比薛凌南所讲严重得多。兆庆帝被气晕过去。皇后大怒,发作了以薛凌南为首的一干老臣,后来皇上醒来。便将他们撵出宫。
“你这些日子不在京城,有所不知,圣上下旨派东菁王姜怀赢出兵东瀛,此举大大不妥,近年来蒙古人屡次骚扰边城,蠢蠢欲动,正是迫于东菁王威慑,不敢进犯,倘使姜怀赢领兵出征,蒙古人此时挥兵入关,一旦宁冬城失守,后果不堪设想,这是其一。”
“其二,姜家常年镇守东北,劳苦功高,圣上早先听信谗言,误会姜家有不臣之心,便将其母妹接来安陵,以此掣肘,而今又命姜怀赢冬月出兵渡海,个中原由,虽不足为外人道,但那姜怀赢岂会甘愿,你与他曾结拜兄弟,当知他为人,老夫且问你,接到圣旨任命,他是从,还是不从?”
薛凌南情绪激动,神态凌人,最后竟问到薛睿头上,让他答也不是,不答更不是。
“孙儿不知。”
“哼,”薛凌南冷哼他一声,道:“你心中有数,不说也罢。总之任命东菁王为东征大元帅,有无穷后患,为求圣上回心转意,我才会与郑阁老、褚阁老入宫陈情,说明厉害。奈何圣上执意如此,偏听佞臣,不肯收回成命,唉。”
薛睿留意到他话尾余音,抬眼道:“您说的佞臣是?”
虽然薛凌南在朝为官一丝不苟,不似尹相长袖善舞,但他从不轻易树敌,会用“佞臣”来形容别人,实在罕见。
“还能是谁,先前为讨论派谁出兵攻打倭国,朝堂上众说纷纭,竟是趁着老夫被责令归家不得早朝那几日,司天监任奇鸣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