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5 / 7)
有明确的限制。以叶央如今的品级,可以豢养近卫二百,不过为了不留话柄,只在有人摸上了军校她的房顶之后,组了一支几十人的队伍,轮流戍守在小院四周。
“好。”叶安北略一点头,立刻叫来丫鬟,换上官袍准备出门。
宫里催得紧,他必须尽早结案。太仆寺的人已经排除嫌疑,无一有机会下手杀掉文大人。哪怕真正的死因是中毒,可要把匕首插进人的胸膛,力气动静都不小。
“对了,仵作说已经验出,文大人死于名叫魂色销的毒药,无色无味极其不易察觉,毒性虽猛却不会立刻置人于死地,中毒者会畏寒些,全身无力直至身死,死时面色发紫。”临走时叶安北回头,也透了些消息给叶央,“这是当年羽楼密不外传的毒,因被朝廷剿灭才得以流落在外。文大人应该是毒发在先,凶手怕被人瞧出了底细,才在胸膛补了一刀,血液流失,也就看不出面皮紫不紫了。”
叶央若有所思地点头,追问道:“魂色销,是寒毒?”
“……应该是寒毒的一种。”叶安北并不精通毒理,回忆着仵作的话。
“好,我知道了。大哥你路上小心,卷宗借我看看。”叶央指了指桌上摊开的厚重册子,那都是大理寺当年审问羽楼余孽时得到的口供等记录,大半陈旧,如今被叶安北一股脑儿借了出来,想从中找到些线索。
朝廷命官死于江湖组织之手,无论怎样,这都不是个让皇帝舒心的消息。
叶安北满腹心事,叶央那里的疑点也不少。
“寒毒,是羽楼的。素和炤中的也是寒毒——对他们下手的是不是同一个人?羽楼和反贼有什么关系?文大人和羽楼有什么关系?”她念念有词,心里已经认定此事和谋反一事联系密切。
低头专注地翻起有关羽楼的卷宗,一目十行地扫过去,更明白几分。烛火摇曳,映出一张脸颇显英气的脸庞。叶央自己添了根蜡烛,还是觉得眼睛刺痛。
既有庙堂之高,那么也有江湖之远。大祁并不禁武,还出过不少一笔一剑行走江湖,留下名篇的才子。当然,她所设想的神秘兮兮的大帮派完全不存在,江湖间最大的组织是漕帮和盐帮,后者被大祁朝廷以走贩私盐的名头围剿了好几回,余孽仍存。
漕帮则管理了大半船运生意,和马帮一眼,为往来商队保驾护航。
至于从前的羽楼,则是带了几分“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意思,只要付得起银子,可以替人解决一切看不顺眼的家伙。
这个组织曾被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