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酒窖的秘密!(6 / 10)
之间的党争。而这样的事情,几乎每日都会在朝堂上演一次,日趋白炽化。
那二人说得激愤若狂。
臣工们私下惴惴,或各自站队,或保守不语。
赵绵泽高居金銮椅上,眸子半眯着,突地轻轻一笑。
“十九皇叔,此事你怎么看?”
他突兀的问话,把问题甩给赵樽。
很显然,他是要借由此事让赵樽表现立场。
赵樽唇角一勾,眉宇间看似有几分为国事的忧色,可仔细一看,又什么情绪都无,始终平淡如水。
争吵声停下来了,奉天殿上的众臣都把视线落在赵樽的脸上,都想看看这个闲散了这样久的大晏亲王对时局究竟如何看。
赵樽出列,走到徐品二人的前面,目光略深,就像不察众人正在窥视他一般,抬头望向赵绵泽,冷肃开口,有条不紊的分析。
“穷兵黩武,烽烟过处将血流成河。一旦开战,百姓将会饱受战乱之苦。死的是我大晏将士,耗的是我大晏库银,陛下新皇继位,当以海晏河清四海升平为紧要,切莫东征西讨,自损其身。”
“我大晏国富民强,素来海纳百川,宽仁大度,岂能连一个小小的李良骥都容不下?量小非君子,且不说他曾缓解过大晏僵局,就如今他归顺我朝,便容他留守鸭绿江,为大晏戍边又有何防?至于高句国,除了李良骥之事,其余一一应允,即扬我大晏天朝宽厚风范,也得让他知晓,大晏从不受他人左右,自有主张。”
“再者,高句国虽臣我朝,但其心却是姓北狄的,他们亲北狄,远大晏,这是事实。如今虽暂与北狄结盟,但诸位臣工皆知,非长久计。李良骥在毛怜卫可牵制高句,也可令高句不得不称臣。如今一来,我朝不必费一兵一马,便可令他二虎相争。岂不快哉?”
他的言词与保皇党和构党都不同。
大抵来说,属于第三方言词。
可任谁都能听出,他真的只是基于客观与中立的态度,就目前的各方形势做了一个最好的处置方法。不得不说,他这般处理极妙,也可谓一心为赵绵泽的江山社稷着想的。
赵绵泽脸上露出一抹微笑来。
于他先前想的不一样,赵樽并未推诿敷衍,而是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他交予的事务。这样的他,越发让他看不懂了。
殿内沉寂片刻,久久无人说话。
这时,久不言语的秦王赵构突地欠身,面露钦佩之色。
“十九弟高瞻远瞩,深谋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