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世界之王的好感(5 / 10)
—对珍妮来说,之前几千次模拟《泰 坦尼克号》的结果是,起码在心理上来说,她已经完全没有对詹姆斯的畏惧感和陌生感了。所以和有些束手束脚,似乎对詹姆斯比较惧怕、尊重的李奥相比,本来要 仰仗李奥润滑的她反而要更自如点。“我注意到你之前几年一直在专注地制作3d-imax纪录片,而且是数码技术的狂热支持者——我情不自禁地有种感觉:这 几部纪录片是你为了掌握3d、imax做的功课,《阿凡达》会是一部以特效为中心的影片,你认为这会在电影历史上揭开新的一页,是吗,詹姆斯?”
在 李奥纳多不可思议的表情中,詹姆斯露出惊讶且欣然的表情,他看着珍妮的眼神已经发生了变化——显然,珍妮的话真正地激起了他的兴趣,“yes——yes, 如果在1997年就能用数码拍摄《泰坦尼克》的话,我会做的,胶片的时代毫无疑问已经结束了,我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还在胡说‘胶片有它的质感’,‘胶片永远 不可能被取代’,想想在《泰坦尼克》后到现在的八年间数码和特效日新月异地发展到了哪个程度,就会知道谁才代表未来。”
他的话在 2014年当然已经被证明了是对的,又或者说,卡梅隆用《阿凡达》来推动它成为主流,用一己之力改变了世界观众的审美取向。带来了特效奇观电影的黄金时 代,为电影行业带来了第二个春天,顶住了汹涌的互联网浪潮冲击——如果不是有特效奇观,2014年的很多观众未必会选择电影院,毕竟,家用电视机越来越 大,越来越清晰,而在家观影的舒适和方便是电影院永远也无法比得上的。
但在2006年的现在,数码还只能说是诸多浪潮中的一股, 胶片电影还有诸多拥护者,imax和3d也不是09年以后人人追捧的概念。事实上,imax到目前为止还是个稀罕对象,大部分城市里只能有一块、两块屏 幕,也都以放映科教片为主,根本还没有开始商业化的脚步。以imax为主要载体的《贝奥武夫》、《极地特快》,不论是口碑还是票房都是惨遭滑铁卢,以至于 现在的大片厂对于imax的态度是很暧昧的,他们不想被新技术抛下,所以很多大片都会有imax版本,但这都是后期转制,而卡梅隆的《阿凡达》是第一部真 正意义上的imax大片,如果没有《阿凡达》,imax到2014年也许还是一个距离现实生活很远的名词,也许它还会发展,但速度肯定要比这个现实慢得 多。
能在时代变迁之前就判断出潮流走向的人已经足够伟大了,但更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