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政事(5 / 7)
令后宫中所有可能成为新天子养母的嫔妃全部殉葬。
一样的都是皇帝,萧妙音觉得拓跋演应该也差不了太多,虽然鲜卑人里有尊母之风,但的确是没有哪个皇帝愿意被压制的这么狠。
“对啊,我早知道了。”拓跋演手里拿着文卷,唇边噙着一抹笑意。
“陛下,太皇太后令人给陛下送来一卷文书。”正说着,一名黄门趋步走入。
“呈上来。”拓跋演听到是太皇太后让人送过来的,开口道。
毛奇上前将那只长匣子接过,双手呈送到拓跋演面前,拓跋演拿过打开里头的文卷一看愣了愣。随后他的嘴角勾起来,带着些许的喜悦。
萧妙音见到拓跋演这样,心下有些稀罕,拓跋演经常笑,但是这笑也分面上的和心里的。她一眼就能看出来,拓跋演这回是真的心里高兴。
“阿演?”萧妙音轻轻开口。
“……”拓跋演抬头看着萧妙音一笑,将手里的文卷递给她。
萧妙音伸手接过展开一看,发现里头是一些平城周围城邑的三长人选,“这里头……”她看着看着眉头就开始皱起来。
“王……李……还有……步……”萧妙音发现上面不是一些汉人大姓就是鲜卑中的大姓。
“这些都是豪强吗?”萧妙音说出心中的猜测,她对朝政并没有太多的关心,看着文卷也只能靠猜。
“阿妙可真聪明。”拓跋演夸奖了一句。
萧妙音顿时见鬼一样的瞪着手里的文卷,三长是什么她当然知道,不然她之前的那些书就全部白读了,三长制是太皇太后主持汉化改革的一部分,如今太皇太后将这个送到西宫,里头的意思就很惹人深思了。
在实行汉化之前,实行的是宗主督护制,后来太皇太后采取李平的那一套该鲜卑的老一套,所谓的三长制,就是在地方上制定邻,里,党,三级,每一级都取乡人强谨者为长,照着秦汉的老规矩,应当会选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而如今担任三长的几乎都是当地豪强的人,其用心也一目了然。
果然世上的事就没有简单的。
“……”拓跋演拿回萧妙音手中的文卷,面上的笑意越发浓厚起来,那双黝黑的眼眸看到的满满的都是他面前的那卷文卷。
萧妙音看着拓跋演,心下开始羡慕。说实话她羡慕的人挺多,在家的时候羡慕二娘,在宫中见到了太皇太后的阵仗,她心里隐隐约约有些向往。人能到太皇太后那一步,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十分难得了,即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