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竹楼(4 / 7)
些日子来他将史记和后汉书读的书卷都翻烂了,对付掌权的太后,最后能够平安的办法就是慢慢的熬,熬死了太后,那么他就是名正言顺的天子。哪怕出手灭了外戚满门上下,也无人敢说一个字。
太后们生前手掌大权,但是身后事却是半点都坐不了主。当年汉和帝嫡母窦太后就不是如此?窦家还比萧家强出很多,至少出了打匈奴的人才。可是窦太后人一死,汉和帝掌权,下面的臣子就上书,述说光武帝剥吕后身份旧事,要把窦太后也给丢到太庙外面去。
终汉一代,其他的外戚,只比窦家更惨,没有更好的。
他可以慢慢等,到了这份上,太皇太后还想行废立已经是难了。
“臣……拜谢陛下。”萧佻知道自家的事都是由太皇太后决断,听到皇帝这么说,心里也没有什么失望。
“朕听说,你定下了颍川荀氏之女?”拓跋演换了个话题。
“回禀陛下,正是。”
“颍川荀氏一族如今虽然比不上先祖时候,但家风还是信得过。你得了一个佳妇,朕恭喜你了。”
萧斌瞧着提在喉咙口的心又放了回去,只是博陵长公主那边眼里露出痛快来。
尚公主也是入仕的一种,而且尚公主身上就有驸马都尉一职,日后和皇室有个关系,也能少了许多麻烦事。
要是让萧佻尚公主,博陵长公主头一个就要跳脚,但是个士族女,名头上好听,她这个阿家要挑剔起来简直不要太容易。
她拿萧佻那个猴子没办法,难道她还整不了一个新妇?
说了几句话,拓跋演从床上起身,打算到外面走走,这会离用膳的点还很长,出去走走看看风景也好。
燕王府中修建了许多南朝景致,拓跋演自小就学汉人的书,对南朝风物也很喜欢。他和萧佻就往那些水榭楼台去了,带上十几个黄门和近臣。萧斌原先也要跟着去的,但是拓跋演以不敢劳动长者为由留了下来。
等到天子一走,堂上就剩下萧斌和博陵长公主两个人。从年轻时候开始,两个人就是被硬拉到一块的怨偶,年纪大了,不会像年轻时候那么吵,但相敬如冰是一定的。
萧斌转过眼去,博陵长公主冷笑一声也不去搭理这个丈夫。
那些楼台都是南朝来的工匠修酱的,那些仿造的和这些没得比。阁楼上竹帘微垂,上面还别着时令的花草,清风袭来,竹帘微动,风雅的让人心醉。
拓跋演走到一处竹楼前,双手背在背后,看得兴起。整座竹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