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4)
儿女小的时候跟父母最亲,兄弟姐妹之间虽然打闹却也最亲密。人在长大成家后,有自己的家庭,知不知道父母恩除了本人清楚外,反正父母兄弟绝对要排在妻儿后面。一辈人养大一辈人,大家都是如此,所以也没什么好难过的。
姬家在订完娃娃亲之后,所有矛盾都被挑开,分家已经在所难免。姬淳环也不是拖泥带水的人,儿子媳妇都想过自己的小日子,做老的硬拦着窝在一起,也只会让矛盾日益加深。老爷子也干净利索,哪个儿子都不跟,也不跟儿子儿媳罗嗦,直接把三个儿子都分出去了。
对此就是小丫妈也不满,要知道分家一般老人可以选择跟哪个儿子一起过,就要看二老偏疼哪个儿子了。小丫爷奶现在身体硬朗,家里地里都能帮忙,大人小孩煮饭什么的也能省不少事,更何况姬淳环行医也能挣钱。结果所有打算都成空,现在就是后悔不分家也收不回来。
三间土屋就是小丫一家五口的新家,这个时代的农村,没有除草剂没农药没化肥,地里庄稼全靠人侍弄,不管是男孩女孩,下地割草喂猪喂牛都是活,女娃子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也得干。问题是小丫根本就不能做重活,原本想帮着父母,,缓慢着时间做家务。只是当其他人一天到晚累的跟牛一样,她却做事慢悠悠,谁看了都心烦,更何况是忙碌不得闲的父母。
都是穷闹腾的,自己生的女儿,不论多不喜欢也还是自己亲生的,只是这个时代的人都忙着填饱肚子,没时间疼孩子,做为放羊吃草养孩子的年代,家家孩子都很多,除了轻松一点的家务外,家里喂家畜,地里拔草割麦都不行,谁家养这样一个大小姐也心烦。
最后还是姬淳环疼孙女看不过眼,直接把孙女领回自家。姬淳环心疼孙女,好容易养这么大,不小心养着,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夭折,他可舍不得。
至于其他两个儿媳背地里罗嗦,姬淳环也懒得搭理。其他孙子孙女来,管饭可以,想留在老房子,管吃喝拉撒睡就不行。他们老两口侍弄三亩多地不愁,交了公粮剩余的粮食也就够吃。小丫带回老房子养,也跟老三两口子要了半亩地,为的就是堵住其她儿媳的嘴,她们可不舍得分走半亩地。
至于同程家的娃娃亲,两家也就过年过节走动,过年程家来送点节礼什么的,至于小丫的那个娃娃亲对象,小丫也就过年见上一次。小正太显然不喜欢莫名多出来的小未婚妻,小丫也不喜欢贴冷屁股哄孩子。不过就小丫自己来看,那小正太妈妈,也不大乐意多了个丢人的娃娃亲,所以小正太每年来拉着个脸,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