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5 / 8)
。要说能当家了,小许氏是求之不得,可要知道,就算她在京中管了家,大何氏也是不准备给她调份例的。然而按照文山原先的份例,在京城花费起来,可谓是如泥入水,连个水花都漂不起来。须知云家各房都有份例,但是文山的花费,跟京城却是天差地别。
小许氏纠结了许久,原也舍不得放开管家权,然而支撑了这些日子以来,她发现自己实在是受不住了。
因云起成亲,迎娶安国府嫡小姐,老爷子给的预算可超过了前头所有的兄弟。
也是这一回,让大何氏开了眼界,突然也跟着京中贵人那般讲究起来。
云家也是高门大族,各个方面,实际上并不比旁的家族差。
可要晓得,云家祖宅在文山,文山附近几个省份,只有云家一个大族。加上文山离京城较远,追赶起流行来,总要迟那么一些,哪里比得上贵人扎堆的天子脚下。
再加上,云家总是跟同样的家族联姻,使得长辈在她们的婚事上,都不太看重。
何家跟许家,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家族,也从来都是依附着云家的。女儿出嫁,给起嫁妆,也不是说故意吝啬,而是能拿出来的也有限。
再一个,明知亲家不会亏待女儿,这嫁妆多寡,也就不那么讲究了。因为嫁来嫁去,都是自家人,没得攀比。
就好比大何氏,早年跟老大云培东成亲时,因婆婆正是自己的亲姑姑,所以这嫁妆,根本就只带了两个箱子。
夫家不在乎媳妇嫁妆多少,婆家也不怕女儿嫁妆少了会受委屈,于是一来二去,就更不在意了。
这一不在意,就使得云家的媳妇的嫁妆越来越少。嫁妆少云家并不看轻,但是,她自己在夫家就没有什么话语权了。
云家各个如此,小许氏的嫁妆相比起其他妯娌还算多的,可拿到京城,那就少得可怜。
当看到楚阳娿进门,这么近的距离,硬是抬了五天五夜的嫁妆时,大何氏大许氏婆媳几人,简直眼红了眼。
小许氏原本想要抓着管家权,可在用自己的私房补贴了一个月之后,也心虚气短了。
这才火急火燎地找楚阳娿,想要她接过这个烫手的山芋。
并不是小许氏不够聪明,而是小许氏嫁入云家许多年,对婆婆以及娘家的性子太过了解。
她知道,一担自己管了家,而婆婆回了文山,那么她将不得不另外分出一队人马来,每天专门往文山运东西。而娘家母亲甚至嫁入何家的姐妹,也会寄信来要见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