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 / 5)
温柔、耐心又博学广识的圣洁者们,雨水般润物无声地渗入了汶伽罗防线的土地。人们迫切地想要接近他们,像干瘪的种子想要靠近阳光雨露。
从爱丝特一行人到达到大斋日开始,仅仅过了几周时间,汶伽罗防线的人就把他们当成了自己人。声称家里没有劳动力闭门不出的人忽然一个个冒了出来,拍胸口自荐或推荐家里的青壮年,想要为圣洁者大人们修住所。
以往的云游教士会在到达的几日内表明自己想要什么,收钱财、立雕像或者得到人人传颂的待遇。可这些圣洁者什么都不求,反而时不时地给人指点迷津。越是如此,人们越是忐忑,生怕无欲无求的大人们在某一日无声无息地离去。他们给这些娇贵的大人们送去木炭、肉干和果脯,自告奋勇地为圣洁者搭建告解室和落脚处,把以往偷偷藏起的紫柏木都拿了出来,若非被圣洁者阻止,他们还想在这儿建个小教堂。
“请不要为我们奔忙。”为首的圣洁者,身形娇小、声音娇嫩的女性(更多的就隔着白纱看不出了)说,“这里终究不是我们停留之所。”
她所面对的人们发出一片哀叹,可谁都知道金贵的教士们不会留在这篇冰冷又危险的土地上,故而没有人能开口挽留。
“但你们的诚挚令人动容,神的慈爱绝不会弃汶伽罗而去。”圣洁者又说,“我们不会停留在这里,但我们也不会离开汶伽罗。待此地事毕,新的修道院将在距离这里不到一日路程的地方建起。只愿兄弟姐妹们能与我们一道建起神的新城,并使道路通达,让虔诚者与我等接引者再无距离。”
信徒们为这峰回路转的好消息激动不已,他们纷纷点头,并互相告知,发誓要在那时候参与到新城的建设中去。
此时大部分人还以为,“建新城”和“通道路”只是形容虔诚的比喻呢。
信徒的热情如此高涨,大斋日的准备比想象中更快地完成,包括最麻烦的礼具准备部分。仪式用具都在汶伽罗大修道院里,问修道院去讨要显然会牵扯出“我们主教哪儿去了?”的问题。夏洛特等人做好了去偷出来的准备,但爱丝特表示不用担心,结果也如她所料。
圣洁者们亲手搭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告解室,里头没隔板,有小灯(只能勉强照亮地下,难以看清灯下的人脸),放着桌子,地面上铺着软垫。这间告解室建在人很少的偏僻处,周围搭了棚子,一旦入夜,很难看清有谁走进走出。没有圣洁者会到这间告解室中去,它被命名为“沉默告解室”,在每个夜晚开启,羞于对圣洁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