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3 / 4)
要深厚些,只可惜史家大爷是原配长子,相比起来,三爷的身份到底有所不足。
老太爷一过世,史家竟然连个辖制史家大爷的人都没有,徐庚想到这点就很是头疼。
不对呀——徐庚忽然想起一件事,他依稀记得史家大爷的爵位仿佛是在自己登基以后才落实的,难道老太爷过世这么久,史家的爵位一直都空闲着,鸿嘉帝始终未曾下达过承爵的旨意。这……这简直是太好了!
徐庚也顾不上去问鸿嘉帝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了,反正对他来说这是大好的消息。既然爵位还未尘埃落定,他就有太多的机会来运作了。大房不争气,这不是还有三房吗?虽说史家三爷也算不上多么能干,可只要不像史家大爷那么爱惹事,能把史家大爷给他压住,徐庚就阿弥陀佛了。
作为皇帝陛下的好儿子,徐庚表示这么大的事他是绝对不会瞒着他父皇的,于是立刻去御书房找鸿嘉帝报备一声,一进门,他也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道:“父皇,史家的爵位孩儿想让三房继承,您觉得如何?”
鸿嘉帝闻言竟然也没有丝毫意外,沉吟半晌才道:“史家大房是原配嫡长,于情于理这爵位都该是大房继承,老三虽说行事稳妥些,可到底是继室所出,身份上有所欠缺。此事若是开了个头,你有没有想过将来于你会有多大的麻烦。”鸿嘉帝说得极隐晦,徐庚却觉得自己好像听懂了,他父皇表面上说的是史家,其实意指慧王。可见他表面上对慧王信任有加,心里头还是很提防的。
“孩儿明白您的意思。”徐庚道:“不过一来当初史家老太爷并未定下世子,只要大房有什么意外承不了爵,这爵位不就顺势落到了三房头上。”虽说史家大爷有两个儿子,可史家大爷并非世子,他的儿子自然就没法越过三房的叔父去承爵了。
鸿嘉帝皱着眉头看了他一眼,当然知道他所说的“意外”是怎么回事,欣慰的同时又觉得有些感慨,这孩子竟然也学会玩手段了,真是长大了呀。
徐庚见鸿嘉帝不说话,心里有些犯嘀咕,忍不住问:“父皇可是觉得孩儿行事有点太狠了?孩儿也是没办法,您是不知道大舅舅他都做了些什么,眼下还在孝期呢,就在外头包揽诉讼,身上恐怕还有人命。他自个儿胡闹也就罢了,还不知从哪里寻了些无德无能的人要举荐进詹事府。孩儿是太子,好歹还能生气地给顶回去,可下头的人谁敢得罪他,还不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他被人骗了不打紧,可要是荐了什么失德之人在外为官,百姓们就要遭罪了。如今他还没承爵就已如此,将来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