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章(2 / 11)
放弃了念想,不然也不会积极给三房留后路。金氏更不必多提,扣扣索索,积极钻研,也是因着对丈夫没信心,多捞点银子以防万一。
如今简承乐金榜题名,虽说比不上他侄子年少英才,又中了探花,还是王妃的亲兄长,一时风头无量,旁的人再难注意到这个年近不惑才终于得了进士出身的简承乐,不过对于金氏来说,这个结果,已经足够惊喜到令她日日念佛诵经的还愿了。
丈夫有出息,金氏心头也有了底气,再不想以前那般畏畏缩缩,对着简珞瑶除了奉承还是奉承,这会儿说话,便少了几分刻意,多了一丝亲近。
“三婶不说也就罢了,竟还取笑我?”
“我的好侄女,快少操些心罢,你大伯母和你娘都是细致的人,再不济还有你三婶我呢,哪就用得着你这般放不下了。”
简珞瑶笑着点头:“三婶说得倒是,说起来三叔也快领职,不知是个什么章程?”
殿试之后,二甲和三甲的进士还要考一次,是为翰林院庶吉士选拔。状元榜眼和探花不用考试,他们直接被圣人点入翰林。
这入了翰林院,便跟清流沾了边,多少读书人削尖了脑袋想要进去。
前儿考试结果出来了,简承乐却没考上。
不过简珞瑶倒觉得不是什么坏事,翰林院庶吉士说着好听,其实就是编外人员,熬得就是资历,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等转正,她三叔没什么闪光点,少说几年内恐怕等不到他出头,而萧长风身份尊贵,但也不好动作太大,惹了圣人的眼,而且清流里头未必就买他的账。
若她三叔再年轻个十来岁,也不是熬不起,可如今都年近不惑了,如何还能继续蹉跎下去?
外放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吏部都是些人精,就算萧长风嘴上不说,他们分配的时候,也会多照顾简承乐,起码不至于得罪睿王府。
待简承乐到了任上,王妃亲叔父的身份,便是块金字招牌了,放底下去起码都是供着的,任满三年做出了些许政绩,说不得就高升了。
对于简承乐能不能做出政绩,简珞瑶不敢保证,她三叔的性子确实是严谨的,说白了就是一根筋,这种人就算成不了实干家,也变不成鱼肉百姓的奸臣,再说她三叔一不贪财二不好色,也不怕被带歪。
是以,简珞瑶对简承乐外放一事乐见其成,今天这一问,也是愿意出点力的意思,昨晚她就跟萧长风商量过了,若她三叔有中意的地方,倒也可运作一二。
简家人了解简珞瑶的性格,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