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5 / 7)
字,字里行间却全是关切之意,想必还没放下来,以新安公主的个性,如何能饶过妹妹?
只是简千珝的担忧又不能向郑氏禀明,除了徒惹她一阵难过,也做不了别的。
老夫人果真说话算话,简珞珍出嫁的这日,将禁足的金氏放了出来,金氏瘦了许多,想想也是,每日关在佛堂里吃斋念佛,能不瘦吗?
除开削瘦些,气色倒还好,肤色闷白了许多,兼之礼佛近一月,心平气和,眉眼间的锐气都消散了,看着反倒比以前顺眼。
也不知是不是诚心悔过的,郑氏倒也没给她难看,大喜的日子,妯娌俩一左一右在老夫人跟前伺候,面上笑盈盈的,看不出半点龌龊。
旁的客人颇有些羡慕道:“老姐姐真是好福气,喜事一件接一件,儿媳也这么孝顺。”
“就是啊,好歹要让我们大伙儿都沾沾福气。”
老夫人眯着眼睛笑了:“同喜,同喜。”
郑氏只顾在老夫人这旁招待,宋氏那边忙得团团转,实在没法子,只得把金氏拉过去帮忙。
不过宋氏也知道,郑氏不是故意下自己脸面,前儿去慧聚寺简珞瑶求了个中吉签,连老夫人都觉得是个好兆头,商量着借着简珞珍的婚事,也给简珞瑶打听打听。
倒还真有打听到合适的——简千珝的未来丈母娘,周太太的娘家侄子。
自从结了亲家,周简两家来往便勤快,周太太因着前些日子因为回娘家省亲,简珞芳成亲时便没赶得上过来贺喜,轮到简珞珍出门这日,周太太也顾不上刚回京的奔波疲劳,一大早便带了周姑娘上门。
如今简珞珍也出嫁了,简珞瑶便是家里最大的姑娘,周姑娘又是她嫡亲的未来大嫂,合该由着她接待。
不过两家虽然走动勤,简珞瑶和周姑娘却不太熟络,倒也不是她对未来大嫂不热情,周氏家学渊源,姑娘也个个知书达理,相处起来令人如沐春风,简珞瑶心里很喜欢这位未来大嫂,只奈何周姑娘平日随父母吃住在书院,除开逢年过节走几日亲戚,平日再无得见,自然处不成闺蜜。
不过周姑娘和简珞瑶倒也不生疏,简珞瑶领她去侧厅坐的路上,还在细声细气的给她介绍外祖家的景致。周太太出身江南名门,自古“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传言,到这个简珞瑶并未听闻过的时代,也同样存在。
周姑娘外祖家便落户于杭州,周姑娘今年在外祖家待了一整个夏秋季,正是最美丽的时节,当下便绘声绘色的与简珞瑶说起“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