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吹风少年(补小乔和氏璧加一)(2 / 3)
纪彪憋了一晚上,可是出了这口气。转向王十三,以一副心有余悸的口吻道:“幸好船出现问题的时候大人是在岛上。若是在海里漂着突然漏水,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王十三不置可否,“唔”了一声:“麻烦诸位了。”
纪彪终于感觉到了王十三的难缠之处,心说怪不得云鹭一副避之唯恐不及的模样,讪笑道:“不麻烦,一点儿都不麻烦。”
文笙接过话去:“我们一会儿就要起程回离水了,你这里没有船只,实在是不方便,不如先和我们一起回离水,再做旁的打算。”
她相邀的口气是那么自然诚挚,叫人很难拒绝。
王十三看看她,再看看脚底下的两条破船,都已经这样了,他又不想真留在这孤岛上做野人,还有别的选择么?
事实上其他人都不清楚文笙为什么执意要邀王十三到离水,不管纪彪还是韦宗都对王十三颇有意见:顾姑娘都这么诚心诚意地请你去了,换谁有这样的待遇?你还往后缩,不识抬举。
只有云鹭觉着这事有些不对劲。
离水样样都好,住着舒心,又不是什么龙潭虎穴,这两人搞啥呢?
吃过了早饭,大家收拾东西上了船,船上多了些俘虏,比来的时候拥挤一些。
过了一晚上李从武恢复过来,看到亮晃晃的水,腿还有些打颤,纪彪笑话他:“录事说你多折腾几回就好了,不信问问船上的人,就蒋大当家这些兄弟们,谁像你这么不济事,都是练出来的。”
出发之后,海面上风和日丽,波澜不兴的。
韦宗见除了被俘虏的海盗和那个王十三,大家心情都貌似不错,凑到文笙跟前,道:“顾姑娘,你再吹那一曲给大伙听听呗。”
文笙知道他对《希声谱》念念不忘,没有泼他冷水,取出竹笛,提点他道:“《希声谱》不在技巧,而在心态,而要一个已经定了型的乐师演奏的时候完全抛开技巧,必定是极难的,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韦宗知道所谓“定了型的乐师”也包括自己。
他想:听说顾姑娘一直没有学妙音八法,原来如此。
文笙将竹笛对在唇边,吹了两遍《伐木》,而后意犹未尽,站在船头,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又吹了一曲《太平春》。
不知何时,海面上突然起了回音。
韦宗留神细听,顿觉说不出得奇怪。
这是在辽阔的海上,又不是峡谷里,怎么会有回声呢?而且回声清脆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