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3 / 9)
隐相发誓,要他护得小昭王安稳长大。
崔翕简直是被赶着鸭子上架,中宗如同撒泼一般的逼他发了毒誓。就算不是崔家人,只要是天下的君子,许下誓言就一定会完成,崔翕头疼不已,也一定会信守这个承诺。
他毕竟是崔惠的兄长,自然是有些消息隐隐知道小昭王还活在宫内。
连他都能知道的事情,中宗不可能将这么大的秘密瞒住那位袁皇后,崔翕便托人将此事透露给崔惠,稍一逼迫,崔惠便说出了和皇后商议的事实。
这么一合计,崔翕便心中有数。他虽固执又直接,可就这么个脾气,他坐到尚书右仆射的位置,也是通透的可怕。
他带着那封遗诏进宫面圣,面的是二圣临朝的皇后袁圣人。崔翕并没有用那可笑的遗诏来当作谈判的砝码,而是直接坦荡呈上去,言明愿成全袁皇后的恻隐母仪之心,将小昭王送到南地去。
皇后对崔家更多的态度也是远远的欣赏,毕竟崔家几百年的世家,前朝北魏时就出了多少清流官宦,崔翕早些年支持太子,也只是一位隐相对于储君的稀松平常的支持。
太子死后,他并没有赶着去捧殷邛,只是他唯一的儿子之前就做了殷邛的伴读,这层关系在,殷邛也不会对崔翕动手。这么一个不犯错又极富盛名的权臣,上头将会是一个被各个世家捧出来却又心狠手辣的殷邛,袁皇后当然希望他能在位稳住新帝登基时或大或小的动荡。
这场谈话也变的尤为平等起来。
对于小昭王,看在眼底下可以,袁皇后对于自己的眼目和能力很自信,这种“母仪”“恻隐”的行为,都是建立在她自信的基础上,可若是小昭王被送去南地?抱歉,她的心也没有这么大。
“可以是可以……只是小昭王此生,都不能和那皇位有半分可能。”袁皇后的意思很明显,这是她表现出的最大的仁慈了。
而崔翕显然来之前,心中也有了计划。
当袁皇后说出“昭王此生还是不能有后的好”时,他几乎是片刻没有犹豫的就同意了。
于是中宗与崔惠的孩子,就被这样两个毫无关系的男女决定了人生。崔惠得知此事,心中更多的是恨自己当年没有摔一跤让这孩子几个月时胎死腹中,也不用从出生来就受这样的命运。
这几乎就是让小昭王能“安稳长大”的唯一办法,崔惠心中万千情绪,她也根本就没有能力主宰自己孩子的命运。
袁皇后便提前安排四名与小昭王年纪相仿的小黄门入宫,那从小贴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