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帝都风云之二十八(5 / 6)
阿念的主意,幸而子衿姐姐不晓得内情,不然,非跟阿念动手不可。子衿姐姐只是知道,苏二郎去参加恩科了,阿晔也去了。
何子衿就以为,可能是李尚书的话有些夸大其辞了。因为,从何子衿进常进宫的侧面角度观察,也看不出半分慈恩宫有对陛下不满的意思。事实上,太皇太后对陛下一向尽心尽力,很是关爱。
所以,何子衿看苏二郎去恩科,也就放心阿晔去了。
何子衿问阿念时,阿念也是这样说的,“苏二郎都去考,无妨的,姐姐只管放心。”
可事实上,很久之后,何子衿才晓得,完全不是阿念说的这般。
阿念自己成熟的早,没爹没娘的孩子早当家,小小年纪功名媳妇两不误,还很会计划未来。所以,阿晔虽说才十七,阿念也认为,长子已是可以独挡一面的年纪了。
于是,阿念就将这事原委与长子说了,让长子自行决定。
阿晔一门心思恩科呢,哪里晓得他爹突然放大招,阿晔登时就懵了,阿念倒是潇洒,“今年考,多多少少总有风险。三年之后,比较安稳。你如今大了,自己拿主意吧。”
阿晔好几日神思不属,然后,做出了先时与他爹一样的决定,他决定,看一看二舅兄苏二郎要不要考。通过阿晔观察,二舅兄完全就要是下场的节奏,然后,阿晔也就收拾起心情,与二舅兄一并下场了。
何子衿根本不晓得阿念把这事儿与儿子讲了,她就是看儿子要下场,就开始忙着给儿子收拾下场要用的东西。苏家亦是如此。两家不知情的女人们都在忙叨着苏二郎、阿晔下场之事,倒是苏不语又叫了阿念过去说话,苏不语看阿念的神色愈发满意,什么都没说,只是微微颌首。
阿念想说什么,到底也什么都没说,唇角微微抿起,露出一抹坚定。
如何子衿会认为是李尚书言过其实,说的话不大准。但,身在朝中的苏不语与阿念都明白,李尚书绝不是口出妄语之人。李尚书不同于苏不语,苏不语今日今时之地位,虽与其过人的能力相关,但苏不语的出身,亦是他能晋身内阁之位的原因之一。李九江不一样,别看李九江出身侯府,可李九江这些年一步步走来,家族并未给过他半分助力,甚至,在李九江入仕之初,家族于他非但不是助力,反是因家族,李九江过得颇是艰难。因为,太宗皇帝对这位胞妹文康大长公主的庶长子,没有半分好感。
李九江自小在乡下老家长大,直至今时今日,都与其父老永安侯的关系颇是冷淡。可以说,李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