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番外之失路之人 (2)(2 / 2)
未来何在,他的明天将会如何,他并不确切知道。他总是住在自己圈画出的囹圄里,出不去,也不想出去。
他会等来他想要的结果么?也许会,也许不会。
或许一别就是一生,也或许还有另一番际遇等着他。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
人生能得几个十年呢,最怕的是冉冉老将至,区区心已疲。
他寻来一根长针,默然挑灯花。
一声轻响,火焰瞬时更亮了一些,烧红成结的灯花却应声落入了承盘中。
他于灯前茕茕孑立,对着承盘上那几成灰烬的灯花出神,久久无言。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卫启沨这个人物,我总觉得有很多话要说。
很久之前我就想好了卫启沨的番外标题,就是现在这个,失路之人。我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个画面,就是番外里描述的,卫启沨背着醉酒的啾啾,在寒夜里踽踽而行——即便是两个人,我也觉得用踽踽这个词来形容十分合适,他其实永远都是一个人。
前世的卫启沨,自卑敏感,畏葸不前,是画地为牢的典型,就好似套中人。啾啾将他的心一点点打开,但他却甩不脱心魔。他的悲剧几乎是注定的,可以说他的悲剧根源是性格悲剧,他的性格是有很大缺陷的。
我有点强迫症,总想将番外标题取得整齐一些,但是我想了很久,始终认为这个标题最合适,所以最后也没有改换。
另外,我觉得古人也会说“我喜欢你”、“我爱你”这种话,古代白话里有“喜欢你”、“爱你”这种表达,虽然我尚未在古典著作里看到直接说我喜欢你、我爱你的例子,但是我觉得这种表达是可以的,只是古人要表白的话一般比较文艺,所以这种表达难以在书面表达中看到。
卫启沨在正文最后一章里吟诵的诗引自李元弘的《聚燕台》,聚燕台确有其处,名字来由就是文中所说的。那首诗的意境还蛮适合他的,我就做了援引。
再更一篇番外,就真的完结了。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引自钱福《明日歌》
“冉冉老将至,区区心已疲。”——引自裘万顷《书率更西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