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3 / 4)
注全部压死在朱谨深那边,等过两年朱谨深利落走人就了藩,他这错队站的,竹篮打水一场空,真是能把自己呕出血来。
坦白讲,承恩公这个提议还是挺有诱惑力的,能多了解一点朱谨深,对她往后要走的路也有好处,但犹豫了好一会,她还是摇摇头拒绝了:“国公爷见谅,这应当涉及殿下的私事罢?如果殿下想让我知道,早晚有一天我会知道;如果殿下不想让我知道,那么我也不想背地里拿条件交换去打听什么。假使殿下有一日听闻,晚辈将无颜以对。”
她并不着急,只要她在京一日,就是安全的,说好了习学几年,滇宁王要是想提前召她回去,除非称病,他敢这么干,她就敢忽悠皇帝去要一堆官员太医什么的同行——滇宁王已经领教过她伪奏的胆量,短时间内不会糊涂到再来刺激她。
朱谨深的身体是另一重拉长战线的因素,不管怎么样,总得他先看到康复起色的希望,才会有余力想下一步,否则他不急,他们这些——咳,急又有什么用?
承恩公在心里皱了皱眉,这样沉得住气,怪道儿子回来说这小孩子厉害。
按说李飞章已经传了信回来,他未必得再要沐元瑜的肯定,但他已经错判了一回,不能再错第二回 了。他的想法又与沐元瑜不同,皇子们一日日长大,争斗必将日趋尖锐,没有多少时间留给他犯错了。
沐元瑜站起躬身拱手:“晚辈不知国公爷想做什么,但不论要做什么,我们总都盼着二殿下早日痊愈,这一点上的敬望之心,晚辈想应该都是一样的罢。”
在下注这件事上,就算他们下的是同一个人,但路线并不一样,承恩公府明显是投资,而她的话,打个不那么恰当的比方,其实近于养成,这是年龄带给她的独有优势,所谓三大铁之一,一起同过窗嘛。
所以短时间内他们很难有什么交集合作的机会,归根结底,核心点在朱谨深身上,他无意,她跟承恩公府打得再火热也是没用。
她再度提出了告辞,承恩公再倚老卖老也没法强留她下来,无奈只好送客。
不管沐元瑜与承恩公府各自怀着怎样的心思,在保密朱谨深有意就藩这一点上,双方是达成了心照不宣的高度一致。
不可说,不可说,说了大家只有散伙。
但两方都不知道的是,这个主意已经有人打上了。
沈皇后会动这个念头,其实跟两方还都有点关系。
华敏知道沐元瑜参李飞章的真实用意是什么,沈皇后作为幕后的人,自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