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3 / 5)
谨深被反省了,暂时失去了来听讲读的权力,但皇帝不会记得特意下个旨给他的伴读让也不许来了,所以许泰嘉还是照常进学。
看在朱谨深的份上,她只是又望了许泰嘉一眼,心中记下有这桩事,没去立即与他计较。
皇子发了话,许泰嘉还是不敢硬顶的,低头说了个是字,自去自己位子上坐了。
让他这一搞,殿里的气氛就冷清了一点下来,乘着侍讲的学士没来,薛筹凑到了许泰嘉旁边,小声嘀咕着问他什么。
朱谨渊则又和沐元瑜搭起话来,指点她一些待会听讲时的礼仪,这些沐元瑜自然已有所了解过,还是认真听了,又谢过他。
薛筹走了回来,向朱谨渊及沐元瑜做出一个无奈的表情,表示什么也没问出来,又伸脖向殿外望了望:“讲读快开始了,四殿下还没来,不会是才上学堂,不习惯这作息,睡过头了罢?”
四皇子朱谨洵今年将将十岁,出深宫加入跟兄长们一道讲读的队伍里还不满一个月,所以薛筹有此说法。
朱谨渊顿了顿,道:“不会的,四弟年纪虽小,却十分勤恳,大约是有什么事绊着了。”
正说着,外面走进一个舍人来,拱手行礼道:“三殿下,讲官们到了。”
朱谨渊坐直了腰板,正容道:“请先生进。”
舍人出去,传了话,负责讲读侍书的官员们鱼贯而入,共有四人。
沐元瑜及伴读们都站立起来,只有朱谨渊不动,讲官们上前向他行四拜礼,拜完后,分班侍立。
其中一人先站出来,拱手向沐元瑜道:“可是沐世子?”
沐元瑜回礼:“是,见过先生。”
讲官道:“今日由我先向三殿下宣讲‘孟子’其中一节,不知沐世子的进度到了哪里?若是还没习到‘孟子’,可由另一名讲官陪您至偏殿,另行习学。”
四书五经是古代学子的必读科目,皇子也不例外,其中五经没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先学哪本都行。而四书则由宋朱熹按照循序渐进的顺序排列过,依次为《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此时官方皆以他注解的版本通行天下,学堂习学的顺序便也按照他的来,所以讲官要问这一声。
沐元瑜是早都学完了,她不考科举,学这些经义不用死抠字眼,能背能知释义也就够了。此时被问,还是谦虚了一下,回道:“我在云南的先生正也说到‘孟子’,请先生照常宣讲即是,不用特别为我顾虑。”
讲官就点点头,又走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