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兄弟(4 / 5)
,从而会关注多些,不代表他就不疼爱小四斤了,只是关注点不一样而已。
兄弟两因为刚刚的事儿,现在暂时互相看对方都不顺眼,也就互不搭理,都低头忙着手头里的玩具。看着倒也和谐着呢,只张爱国不放心时不时过来偷看两眼。
好容易把衣服搭上晾衣杆,一一晾好,张爱国抹抹额头上的汗液,带孩子做家务比来一场负重训练还要累,训练是身体累,现在是心累。
林帆这里倒是轻松很多,他们现在上课的这个老师喜欢提问,当然前面的同学只要是会的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也就林帆那一块的人,基本上就没有人主动举手回答过。可能是受了林帆的影响吧,林帆在班里一般不会主动出声,班级活动也是处于被动状态,没什么激动的时候。
有句话不是说,一个人的态度肯定会影响身边一到两个人吗?那么两三个人再影响的范围更不少了。
久而久之,大家也习惯了,林帆这个不起眼的已婚人士。老师估计也觉得后面那块地方的人太不积极太不热爱学习了,所以今天就点名提问,当然林帆太不起眼了,又是坐后面的,中年老师也不知道她叫啥名字啊,只能说:“左边这一组的最后一个同学,就是靠窗的那位,对,就是你。你起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把这一组翻译成中文。”
林帆确定老师还真叫她啊,赶紧站起来,然后开始翻译出来。
“我们是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要以一身热血继续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去。”林帆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句话,但是她还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翻译成中文。
不愧是受了特殊时代影响,连学外文都要这样的特别。老师听林帆毫不犹豫的直接翻译出来,顿了下,推了推度数早就不精准的眼镜。
“呃,这位同学翻译得特别好,用词很准确,那么请这位同学再把下面这行翻译成俄语。嗯,试试看。”老师顿一会又补充后面一句。
林帆看那行字,写着“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林帆顿下作了短时间的思考。
她不是不懂说,而是在考虑如何用最简单的词句念出来,最好不要超过他们最近两个月所学的,这样才不会有问题。
林帆认真的,有些断线的念出来。
这次老师眼镜也不扶了,“不错,真的不错,说明这位同学在这段时间里没有浪费光阴,把老师交的都认真学习并反复背诵了,发音也很准确。这位同学是……?”
“老师,我叫林帆。”记得多给点印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