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秋闱放榜(5 / 6)
琢磨出了一点儿味儿来了,答道:“若是德行无亏,自然以才为上,若是德行有亏,则越是才高越不能取,历来各朝各代,为祸百姓者,无不是有才无德之人。是以以前只以德取士,只是德行向来不似文章易考评,如今便以文章为上了。”
这话说的似琉璃般光净,前因后果都很清楚,皇上微微颔首,便拿出田公子的文章来:“这篇文章单论才是有了,只是这人原与人有了婚约,中了举人后,便借口女子伯父被执,强要退亲,这样的人,德行如何?”
那薛翰林老实的说:“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大约并不是自己做主的。”
李方却道:“便是父母之命,有父如此,家教如何,就可见一般了,这样失德之家,自难教养出有德之士。”
康修瑾看一眼李大学士,有点琢磨不透这李学士是真的端方还是参透了皇上的意图了。
可是皇上已经轻轻点头了,康修瑾连忙奏道:“此人既有如此失德之举,为国为民,都不可取他,是微臣失察了。”
“原来你不知道的吗?”皇帝随口一句,就让康修瑾心如擂鼓,倒也没多说,便道:“既说是父母之命,那也不全是他失德了,不取似有些过了,朕看,放到三甲去吧。你们三位主考觉得如何?”
这田才哲到底做了什么?康修瑾心中一凛,这皇上是要整他啊!
若只是不取那也就算了,大约就是皇上听说了那件事,厌弃这家人背信弃义不是什么好人,可偏又放进三甲里,这同进士的资历有了,田才哲这辈子就没什么前程可言了。
皇帝乾纲独断,随手又指了三甲的第七十八名:“把这个提到二甲,就是传胪吧!这人虽才学平些,却是家风淳厚,有德端方,朕所深知,为官自能造福一方。”
就这样,赵高起从三甲提为了传胪,原本定的传胪就上了一步成了探花,而原本的探花田公子,得了个三甲第七十八名。
皇上既然比出了德行来,有理有据,三位主考官都只得敬服,康修瑾把皇上那句朕所深知翻来覆去想了许久,只觉得这里头文章不少,出了宫便吩咐人去查这个赵家,结果叫他大吃一惊。
被田公子退亲的就是赵家!被退亲的姑娘,就是这位新任传胪的堂妹,而在不久之前,赵大老爷卷入了宁王案被下狱,最终免职开释,虽是夺爵,却又由其弟平级袭爵。
单看一件事,好似不是什么要紧事,可是几件事连在一起看,就绝对不是个巧合了!
这赵家到底是什么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