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朱衣郎(2 / 3)
良机,她自是不肯放过。
听了秦素所言,桓子澄面色坦然,语声则是一如既往地冰冷:“殿下太谦了,是我失礼在前,不曾闻知殿下来此,请殿下恕罪。”
“无罪,无罪。”秦素很没有诚意地说道,面上的笑容仍旧颇为疏离。
那一刻,她看向桓子澄的视线里,有着毫不掩饰的研判。
“却不知桓郎如何到得此处?为何不见你家中小娘子前来赴宴?”秦素问道,语声中带着种居高临下的倨傲。
由最低贱的外室女陡然变成最尊贵的公主,秦素自忖,她的态度拿捏得还是很准确的。
事实上,她这就是在没话找话。
桓家来不来女郎,以及桓子澄为什么跑到这里来,与她公主殿下没有一点关系,她也一点都不好奇。她只是希望籍由这样的问话,从桓子澄的身上发现些什么。
毕竟,不著白衫的桓子澄,于她而言,委实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谜题,由不得她不去探究、追寻。
她专注地看着桓子澄。
桓子澄却没在看她。
他的视线,缓缓地投向了虚空的某一处,而眸底深处,则有着一丝极浅的荒芜。
“辽西那地方的气候,与大都很不一样。”他有些怅然地说道,复又微微侧首,看向了一旁的芦苇丛,冰冷的语声似亦带着冬日的寒瑟,“我家中几个幼妹身子弱,没能熬得过去,皆已夭了。”
此言大是伤感,然他的神情却仍旧清冷如昔,不见分毫变化。
秦素略怔了怔,不一时便明白过来。
桓家于多年前流配辽西,那地方风沙大、气候寒烈,据说在流放的路上,桓家便死了不少年幼的主子,到地方后,因为水土不服,又死了一些,老桓公亦是病死在辽西的。
正是因此之故,如今的桓氏子息不丰,成年郎君也就只有四个,至于女郎,秦素倒是没听人说过序齿排到了哪里,看桓子澄这意思,桓家的女郎想来也是不多的。
这样一想,秦素的心下,倒也生出了几分恻然。
前世时,便是这不多的几个桓氏子女,也皆是不得好死。
这家人的命,确实很悲惨。
“原来是这样,我唐突了。”她微带歉意地说道,复又凝目看向了桓子澄。
此刻的他,仍旧目注于那片枯黄的芦苇,神情似若有情、又似无情,却是并没有感应到秦素的视线。
看着他那一身耀眼的朱衣,秦素终是没忍住心底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