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西楼会(2 / 3)
从小路穿出去,是片荷花池,池中碧水幽幽,荷叶也才长出几片。荷花池后头是座极大的假山,自假山的山腹穿过,便是片颇大的竹林,林自有曲径通幽,再走了片刻,前方便现出了所院子。
那院子依墙而建、三面环水,院门前是三级石阶,阶前架小小石桥,恰是接引着竹林里的幽径,修筑得却是精巧。
只是,这精巧却是被岁月磨旧了的,带着残损的时光的痕迹。石阶上留着磕破的齿印,小桥的扶栏间隙满是苔痕,石缝里还生着些野花,许是常年被潮气醺着,花开得软沓沓地,不见半点精气神。
仰望着院门上劲瘦挺拔的“西楼”二字,秦彦梨面上的笑容暗了暗,复又换过派平静淡泊的神情,轻提裙摆,跨过了石桥。
在秦府的东西两院,各有处类似于幽居之地的院子,不仅离着夫人们的住处最远,而且房舍简陋、景致幽僻,分别便是东院的东晓园,与西院的西楼。
秦彦梨明秀的凤眸里,划过了丝物伤其类般的悲切,在紧闭的院门前停下了脚步。
门里传来了隐约的咳嗽声,声又声,不止不息。
这咳嗽声让秦彦梨蹙紧眉头,伸手推开了院门。
西楼望月、醉拍画栏。
这些诗意洒然的意境,与眼前的西楼却是根本不搭边的。
虽名为西楼,但实际上西楼却根本没有楼,唯陋室数间,冬冷夏热,又因为三面环水而潮气甚重。自从前年秦彦昭逾制之事生后,秦彦柏便被“配”到了这里。
近两年的时间,钟氏就像是忘了还有个庶子住在并不宜于人居住的地方,冬天苦寒难耐、夏日蚊虫叮咬,过得苦不堪言。
这件事曾经被林氏拿来诟病钟氏,指桑骂槐地说她不慈,然而钟氏却好整以暇地回道:“先贤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我身为母亲,当尊圣人教诲。”
句话就将林氏给堵得没了词。
毕竟,钟氏也只是给秦彦柏换了个院子住而已,应四季供给却是样样不缺的,甚至还比秦彦昭他们多上成,连风雅玩物也备得齐整,每次都是当着太夫人的面儿送到各处,根本叫人无从指摘。
“外头的是谁?是阿义么?”听见院门处的响动,秦彦柏在屋中问道,问完了便又是阵轻轻的咳嗽声。
秦彦梨的面色又是黯,然说话的声音却是欢喜的,扬声道:“是我,三兄,我来瞧瞧你。”
“原来是阿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