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走向全国(1 / 4)
90年代初, 移动电话已经在国内大型城市非常流行了,就是那种黑色砖头块的大哥大, 拎在手里就像拎了一块砖头, 但却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李俊毅早就想买两个了,一个给自己用, 一个给高凉, 然而高凉嫌它又丑又笨重,不肯要, 而且这大哥大的性价比太低了,官方价格是两万一个, 事实上买到手得两万五左右, 再加上好几千的入网费以及话费, 算下来一个起码要三万多,这还是官方渠道买到的,黑市的大哥大更贵, 炒到五万一个。别人觉得有大哥大就是有钱的象征,满街上提溜着晃来晃去, 高凉只觉得丑,除了炫耀财富,其实也没有太大的用处, 以前没有大哥大,生意不照样做?
最后他们只买了两个BB机,BB机小巧便携,有事可以呼叫一下, 虽然没有移动电话方便,但是刚刚从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过来,这点小麻烦对高凉来说不算什么事。当然,电话是早就有了,家里、总店和作坊分别安装了一台电话,要联系也极其便利的。
这些年变化真快,高凉感受尤为深刻。以前自己随着时代变迁一起成长,尚未有这么深刻的体会,如今再来一次,看待事情就客观冷静了许多,她很多时候都会停下来反思总结一下,然后再继续前行。
九月底,李俊毅决定再开青梅分店。因为婚纱展的轰动产生了极佳的广告效应,连天河体育中心分店的生意也跟着红火了许多。毕竟这年头的报纸是最普及的大众媒体,在报纸上被报道一次,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还不时有顾客来体育中心分店问,你们这跟下九路的青梅服装是连锁店,怎么这边不举办婚纱展呢?基于这个要求,李俊毅干脆在这边也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婚纱展,以满足顾客的好奇心。这两次婚纱展后,有不少照相馆和影楼来青梅预定婚纱,还有个别的顾客想要订购婚纱。
李俊毅嗅到商机,既然婚纱有人需要,他们都设计出来了,为什么不开一个婚纱店呢。价格当然不能便宜了,起码不能像卖给戴洁那么便宜,毕竟婚纱一生只穿一次,真想买婚纱的人,还是愿意花这笔钱的。高凉很支持他的想法,青梅本来就是做年轻女装的,婚纱也是女装的一种,有市场为什么不做?
李俊毅在上九路物色到了一处临街的二楼店面,他将整个临街那一面墙全都装修成透明玻璃,婚纱穿在模特身上,临街陈列,并设计了一个巨幅广告牌——“青梅婚纱定制”,专门用来陈列婚纱并且接受定制订单。厂里特意抽调出几个人成立了一个婚纱制作组,婚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