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7 / 12)
在牧清寒手里,一只交给杜瑕,权当信物。待来日二人真真正正成了夫妻,这两枚玉佩自然就又成了一对。
杜瑕上辈子恋爱都没来得及正式谈几场就莫名其妙来到这里,因此不管是定亲还是定情什么的,也都是开天辟地头一回,自然难掩羞怯。
她虽羞怯,却也没乱了方寸,大大方方上前接了,又对牧清辉道谢,口中以兄称之。
牧清辉朗笑出声,连声道好。
他弟弟日后不管是求学还是求财,势必都不会小打小闹,需要的就是一个知书达理又懂进退,能镇得住场子的当家主母。
这姑娘,甚好!
自此之后,渐渐地陈安县有心人便都知道杜家女孩儿与济南府豪商之子,如今大禄朝唯一一个文武举齐头并进的秀才公牧清寒有了婚约,着实轰动一时。
在外人看来,杜家不过是占着个儿子与牧清寒是同窗的便利,这才捷足先登,不然这样寒门小户的,怎配得上!
那牧家虽然是商户,可恰恰因为生意太大,反倒不是缺点;且牧清寒本人又太过争气,杜瑕的哥哥杜文也不过只是个与他同岁的秀才罢了,算不得多么出色,不是高攀又是什么?
外面议论纷纷,少不得有些眼红心热的人说三道四,又说杜家早有野心,这才叫儿子故意接近牧清寒,后又频频叫他家去,一来二去的,牧家小少爷这才被勾去了心神,不然此等好事哪里轮得到她!
常言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明白人虽然明白事情真相未必如此,可传来传去的,竟也说的有鼻子有眼,活像有谁亲眼见着了似的。渐渐地,登杜家门的人竟少了许多,偶尔王氏与杜瑕母女出去,也有人眼神古怪,连带做了酒楼账房的杜河也听了几句混账话,险些当场与人厮打起来。
王氏气的上了火,却因众人只在背地里说道,她不好发作,一夜之间就肿了腮帮子,嘴里起了三五个大包,喝水都痛得很,当真七窍蹿火。
闹成这样,杜瑕反而坐得住,打发王能去请大夫,又安慰道:“娘何必与她们一般见识?世事如此,左不过是见不得别人好罢了,狗咬你一口,难不成您非要追着咬回来?”
这些人纯粹眼红,所以才不管不顾的说出这样的混账话来,哄哄一般人罢了,但凡有点丘壑的,也能识破此等诡计。
旁的不说,单说牧清寒当初孤身一人来到陈安县,却又几个人知道他家巨富?谁又能知道他来日会这般出息?
且商人地位低下,读书人向来清高,谁又会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