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史上第一混乱 >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唐时代周刊》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唐时代周刊》(1 / 3)

皇帝们在萧公馆商量并制定了育才币森林体系,回去以后立刻着手办。仅仅两天之后,大明的第一批数量为2000人的出游队伍就踏入了兵道。他们几乎是清一色的参加过当初联军的军人,虽然有过经验,但这次毕竟是私人性质了,明政府每人给他们发了一小笔钱就把他们打发上路,这些人不知道该去哪里,更不知道是什么状况,怀着忐忑的心情一进入兵道,这才发现那里已经是满坑满谷的人,见他们来了,纷纷围上来问:“兄弟去哪儿啊?搭我车吧。”

以下是他们之间最常见的对话形式和内容。

明朝人:“大哥的车去哪儿?”

汉朝人:“你想去哪儿我就送你去哪儿。”

明朝人:“我也没想好我该去哪儿。”

汉朝人:“那我给你介绍一下沿路的站点。你要是钱多就去蒙古草原旅游去,要是没钱建议你先去秦朝,包你一出站就有工作,活儿是累点,工资高。”

明朝人:“汉朝怎么样?”

汉朝人:“汉朝现在先别去,闹饥荒呢,签证也不好办。”

明朝人:“大哥是汉朝的?”

汉朝人:“是呀(说着一指身后的车夫们),干我们这一行的基本全是汉朝的。”

“那去秦朝多少钱呀?”

“你给200育才币吧。”

“太贵了吧?”

“兄弟,你这可是从始发站到终点站啊。除了给国家上税以外,马车的折旧和马饲料一抛我基本没赚头的。”

“给你150。”

“别说了,180你走就走,不走您换辆车。”

“走吧。”

……

当然,180不会光拉一个人,事实上那车跟出租车差不多,车厢里头能坐六个,车夫旁边还能坐一个……所以车夫们通常也会这么喊:“走了走了啊,秦朝,再来两个人就开车。”

自然,你要是想在唐宋等中途站下车车费也会相对便宜一些,可是因为那些地方暂时还没有客源,所以价钱很不好讲,最多给你再省个10钱20钱的。

汉朝人干这个事情其实并不占先天优势,因为他们没有参加过联军,对兵道还很陌生。不过在刘邦的培训下,基本都能很快上岗。渐渐的,其中一些脑子灵光的还自发性地办起了小规模的旅行社。尤其是那几个朝代的人也开始出游以后,他们还配合当地人开展了包食宿的“唐朝一日游”“宋朝三日游”等项目,慢慢都形成了自己主攻的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